物業經理人

醫院綜合大樓安裝工程施工方法:弱電

6652

  醫院綜合大樓安裝工程施工方法:弱電

  三、弱電工程

  1)施工準備工作。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前,必須按當地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的規定,辦理施工許可證,并按受其監督。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必須嚴格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和設計圖紙進行,不得隨意更改。施工前應具備設備布置平面圖、接線圖、安裝圖、系統圖以及其它必要的技術文件。

  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設計文件和圖紙向有關施工人員進行施工交底。

  備齊施工機具,檢測用儀器、儀表,質量和數量應能滿足施工需要。

  參加消防安裝施工的人員應具備相應消防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技術素質應能滿足施工要求。

  2)布線施工。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2)核實導線的種類,電壓等級等參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消防干凈。

  (4)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5)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6)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7)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

  無彎曲時,管子長度每超過45m; 一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30m。 有2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20m。 有3個彎曲,管子長度每超過12m。

  (8)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套鎖母。

  (9)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

  (10)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0~1.5 m設置吊點或支點,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線槽接頭處,距接線盒0.2m處,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口處。

  (11)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應小于6mm。

  (12)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采取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

  (13)火災自動所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Ω。

  3)火災探測器的安裝。

  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2)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逆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5)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0。

  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探測器的"十"線應為紅色,"一"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4)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m處。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5)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m,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2)電纜芯線或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

  (3)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

  (4)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5)導線應綁扎成束。

  (6)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 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

  6)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7)自動報警系統調試:

  1、調試前的準備:

  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安裝工作基本結束,現場環境已具備開通條件。調試負責人應由有資格的人員擔任,并對施工規范、工程內容、設備性能、設計要求有全面了解、熟悉掌握調試方法。編制詳盡完善的調試方案,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程序清楚,調試工作應完整全面,有序。按設計要求和施工圖查驗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并填寫與之相適應的表格。具備滿足調試工作需要的儀表和適用于消防工程的專用檢查儀器。

  2、一般性檢查:

  檢查設備編碼是否正確,探測器、警鈴、手動報警按鈕等安裝位置是否正確,探測器周圍0.5m內是否有遮擋物。各種火警設備接線是否正確,接線排列是否合理,接線端子號是否齊全,導線壓接是否牢固,對錯線、開路、短路、虛焊等故障應及時處理。報警控制器等設備標牌應齊全,屏蔽線連結應符合工藝要求,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應接線正確、符合要求。

  3、線路檢驗及絕緣電阻測試:

  線路校驗前,應將被?;芈分械奶綔y器,編碼母座、警鈴、手動報警按鈕等設備接線端子打

開。查對回路,可用萬用表等儀表,以導通法查對傳輸線路敷設、接線是否正確。對滅火系統中的各繼電器聯動盤、控制盤以及其他設備的二次線路檢查校對,并對接線螺栓逐個擰緊。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回路檢查是否連接終端電阻,其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測試回路絕緣電阻,采用500V兆歐表、對線間、線對地、線對屏蔽層的絕緣電阻分別進行測試,其絕緣值不小于20MΩ。

  4、單體檢查:

  單機系統通電后,應對報警控制器做火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井功能、火警優先功能、電源自動切換和備用電源自動充電功能,備用電源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等功能檢查,其結果必須符合《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同時對產品說明書的其他功能均需測試合格。

  分別投入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功能均應正常。

  檢查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容量,其結果應符合技術條件要求。

  給備用電源連續進行3次充放電,其功能應正確。

  逐個對探測器進行加煙或加溫試驗、其動作、顯示、碼應正確無誤。

  對手動報警井按鈕及系統聯動時不能檢測的報井控制元件應逐個進行檢查,其結果應準確可靠。

  通電調試過程中,如發現設計、安裝問題及影響調試的其他問題應會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并有文字記載。

  5、系統調試: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聯動應在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參與下共同進行。

  根據設計時控制方式和程序,輸入模擬信號后,其報警系統、控制系統應動作可靠、程序正確、工作正常。

  (1)火災探測器(包括手動報警按鈕)工作正常。

  (2)室內消火栓 出水壓力符合現行國家有關規范的條件下進行,工作泵、備用泵轉換運行1-3次;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以上控制功能應正常、信號正確。

  (3)自動噴淋系統試驗:工作泵與備用泵轉換運行1-3次;消防控制室內操作啟、停泵1-3次控制功能、信號指示正常。

  (4)進行未端放水試驗時,水流指示器、報警閥等相關信號及控制功能正確可靠。

  (5)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控制正常、信號正確。

  (6)防排煙系統及通風空調應按設定程序工作和顯示。

  (7)火災事故廣播在火警狀態下應能選層廣播,強行功換,其語音清楚。

  (8)消防通訊應符合功能要求,并與"119臺"進行1-3次通話試驗,語音清楚。

  (9)供電系統應在火警狀態下,正常功換,3次功換試驗均應正常。

  (10)在各項試驗中。當有不合格時,應及時修復并進行復驗,直至合格。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全部試驗合格、運行120小時無故障后,按規范要求填寫調試報告.并由建設單位報請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審核驗.

篇2:辦公樓弱電工程施工方法

  辦公樓弱電工程的施工方法

 ?、虐惭b階段

  土建施工、管槽施工配合階段:根據土建專業圖上標注的各系統所需預埋件,預留樓板洞、墻洞進行施工,并展開線纜敷設的施工作業。在該階段,我方負責線纜敷設,它方負責管槽施工。建議它方的管槽施工服從我方的技術督導;

 ?、片F場調試

  現場調試分為以下幾個重要的工作范圍內容:

  1)各弱電子系統的設備調試;

  2)系統的聯調等。

  而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無論是哪個系統的設備,我們都將進行以下的工作程序:

  1)系統軟件進場前調試;

  2)系統硬件進場前調試;

  3)控制設備單體調校;

  4)工程現場軟硬件冷態調校;

  在系統設備、器件的硬件線路連接和工程應用軟件編制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工程可以進入系統的調試階段,系統的調試可以分為幾個步驟來進行。

  1)主體設備的調試;

  2)建立主體主機系統與現場控制器的通訊;

  3)現場控制器端接點與現場器件的調試;

  4)聯動程序的演示;

  5)系統的試運行;

  在這里,各弱電系統的與集成商必須協調配合共同完成調試工作。通常系統的試運行時限為連續運行144 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內主要是考核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以及根據系統設計文件的要求,確認系統在功能方面的完備性。通過由值班人員填寫"系統試運行日登記表"的方式來記錄系統在試運行期間的工作情況,該"試運行日登記表"可以作為系統工程驗收時的技術文件資料。

 ?、窍到y驗收

  序號工作內容完成時間說明

  1系統驗收施工完成后一個月之內本工程驗收采取過程中定期抽檢、全檢(包括隱蔽工程),最后實行總體驗收的方法進行。程序為報告申請驗收,各有關單位會同驗收,最后會簽認同。參見下圖:

  如我公司有幸中標,我們將在深化設計的《工程實施方案書》中,提交詳細的驗收計劃書:

  1)驗收計劃將由項目經理提交;

  2)在我司方面,驗收計劃將由技術總監批準實施;

  3)驗收結果必須交由甲方(建設單位)、委托監理、我方共同確認有效,方可存檔。

  甲方(建設單位)、委托監理、我方各一份備案。

  系統驗收將由驗收小組進行,驗收時做好記錄,簽署驗收證書,并立檔、歸檔。當驗收不合格時,我們將無條件進行返修。系統的安裝驗收主要有以下內容:

  1)系統設備器材清單明細以及隨設備包裝的各種附件、資料等是否齊全;

  2)各主要設備器材的外觀評估與內在技術指標確認;

  3)各子系統驗收報告及集成接口實驗測試報告;

  4)各隱蔽工程的檢查;

  5)系統安裝整體外觀效果評估;

  6)各系統工程各相關技術文件、現場檢查驗收記錄等是否齊全;

  7)系統的安裝客觀測試;

  8)軟件測試報告。

  系統的工程安裝驗收將按用戶需求進行。

  具體內容主要有:

  項目 內容檢查百分數(%)

  1、外觀檢查1)、隱蔽工程檢查;

  2)、線纜、路由敷設是否整齊;

  3)、各類前端設備安裝質量、牢固性;

  4)、各主要設備外觀質量檢查

  5)、控制盤內控制設備安裝質量與內部接線是否

  工整、控制器安裝質量、牢固性;

  6)、工作站、軟件界面是否清晰、簡捷?!?0~30

  2、資料、文檔檢查1)、設備隨機資料是否齊全;抽樣檢查;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匯編;

  3)、設計變更簽證記錄匯編

  4)、施工圖與系統設備實際位置餓一致性檢查;

  5)、線纜/端接線編號、監控點表和盤接線圖是否完整;

  6)、材料清單和工程量決算報告;

  7)、會議記錄匯編等100

  3、電源保障與系統

  接地保護措施1)、系統供電方案檢查;

  -電源各類插座、接頭是否安全可靠;

  -電源品質檢查;

  2)、系統接地保護方案檢查

  -總控中心各設備接地是否牢固可靠;

  -接地電阻測試檢查;

  -控制盤是否可靠接地;

  -線纜的屏蔽性與抗干擾性檢查;

  3)、通電試驗100

  4、點對點動作測試1)、各子系統集成接口實驗測試;

  2)、根據點表抽樣測試點到點的動作響應,包括精度、響應時間、可靠性等內容;100 10%

  5、系統功能測試1)、PID 控制流程實現;

  2)、聯動功能的實現;

  3)、操作界面的靈活切換;

  4)、集成接口預留;

  5)、各類事件記錄、報表打印測試、報警事件模

  擬測試等;10 10 10 100 10

 ?、认到y試運行

  我司將使系統連續144 小時試運行,在試運行期內測試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和測試項目,并檢查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完成后,做好144 小時連續運行測試報告。

篇3:大廈弱電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大廈弱電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弱電系統設計體現了本工程是一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智能大廈,將綜合應用計算機、通訊、網絡和現代控制技術等當今高科技成果,系統集成度高,因而對施工要求也高,必須嚴格按圖紙和國際、國家標準規范進行施工。發生矛盾時,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協商解決。

  1 主要施工程序

  配合土建預留預埋→天線基礎制作→設備管線鋼管敷設→橋架、線槽制安→線槽配線及管內穿線→總配線架安裝→各樓層配線間配線架、HUB、分站控制器安裝→分配器、放大器、各類自控設備元件、消防箱、樓層顯示盤等安裝→程控交換機、OA系統控制管理中心、BA系統控制中心等設備安裝→工作區信息插座、CATV插座、警鈴、警燈、廣播等安裝→各類探測器、監視器、攝像機等設備安裝→辦公自動化設備安裝→各系統接地測試、驗收→各系統接線、調試→驗收、竣工。

  2 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前設備、材料、元件開箱驗收及保管

  弱電各系統的設備、元件、材料的開箱要會同甲方、監理一起進行,按照設備清單逐項核對,并進行外觀檢查,對有破損或缺少現象做好記錄,并立即通知供應商。已清點完的設備、元件、材料做入庫登記,妥善保管,特別注意防潮、防火、防盜;三證(合格證、出廠證、保修證)應統一管理好,以備工程報竣和存檔之用;出庫要做好登記。已安好的元件要保護好,防止損壞。

  2、管內穿線

  管內穿線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穿線前應用壓力約為0.25MP的壓縮空氣吹入已敷好的管中,以清除殘留的灰土和水分。管路清掃后,隨即向管內吹滑石粉,以保證穿線質量。

  不同回路、不同電壓和交流、直流導線不應穿于同一鋼管內。

  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接頭應設在接線盒(箱)內。

  管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截面積不應大于管子內空截面積的40%。

  導線穿過鋼管時,管口處應裝設護線套保護導線,在不進入接線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導線后應將管口密封。

  3、線纜敷設

  線纜敷設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型號、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

  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帖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

  電源線、信號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米,工作區為0.3~0.6米;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10米。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

  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非屏蔽4對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4倍,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8倍。

  主干對絞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電纜外徑的10倍。

  光纜的彎曲半徑應至少為光纜外徑的15倍,在施工過程中應至少為20倍。

  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米。

  布放纜線的牽引力,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對光纜瞬間最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在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

  纜線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采用機械牽引時,應根據纜線牽引的長度、布放環境、牽引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

  布放光纜時,光纜盤轉動應與光纜布放同步,光纜牽引速度一般為15m/min,光纜出盤處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緩沖的余量,又不宜過多,避免光纜出現背扣。

  光纜敷設時與其他管線最小凈距應符合規定。

  4、電纜保護管敷設

 ?。?)保護管不應有變形及裂縫,其內部應清潔,無毛刺,管口應光滑,無銳邊。

 ?。?)埋入混凝土的保護管,管外不應涂漆。

 ?。?)彎制保護管時,彎曲角度不應小于90o。保護管的彎曲半徑當穿無鎧裝的電纜且明敷設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6倍,當穿鎧裝電纜以及埋設于地下或混凝土內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10倍。

 ?。?)保護管彎曲處不應有凹陷、裂縫和明顯的彎扁。

 ?。?)單根保護管的直角彎不宜超過兩個。

 ?。?)當保護管的直線長度超過30m或彎曲角度的總和超過270o時,應在其中間加裝拉線盒。

 ?。?)保護管的兩端管口應帶護線箍或打成喇叭形。

 ?。?)管與管連接采用套管焊接,套管內徑與連接管外徑應吻合,套管長度為連接管外徑的2.5倍,對口處應在套管中心,套管周邊采用焊接應牢固嚴密;管子的接地應采用相應圓鋼焊接跨接線。

 ?。?)保護管連接后應保證整個系統的電氣連續性。

 ?。?0)保護管與檢測元件或就地儀表之間應用金屬軟管連接,并有防水彎,與就地儀表箱、分線箱、接線盒、拉線盒等連接時應密封,并用鎖緊螺母將管固定牢固。

 ?。?1)埋設的保護管應選用短途徑敷設,埋入墻或混凝土內離表面的凈距離不應小于15mm。

 ?。?2)保護管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時,管卡間距應均勻。

 ?。?3)保護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濕氣體侵入時,應在其可能積水的位置安裝排水設施。

 ?。?4)穿墻保護管段,兩端延伸出墻面的長度,不應大于30mm。

 ?。?5)管路穿過變形縫處應設補償裝置,補償裝置能活動自如,穿過建筑物和設備基礎處加保護套,并做隱蔽工程記錄。

 ?。?6)埋設的保護管引出地面時,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

  5、取源部件安裝

  取源部件的安裝,應在工藝設備制造或工藝管道預制、安裝的同時進行。

  安裝取源部件的開孔與焊接工作,必須在工藝管道或設備的防腐、襯里、吹掃和壓力試驗前進行。

  安裝取源部件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

  流量、壓力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介質流束穩定的地方。

  流量、壓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應超出工藝設備或管道的內壁。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物位變化靈敏,且不使檢測元件受到物料沖擊的地方。

  安裝浮球液位報警器用的法蘭與工藝設備之間連接管的長度,應保證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圍內自由活動。

  6、各類箱安裝

  各類儀表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垂直、平整、

牢固。

  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mm,箱的高度大于1.2m時,垂直度允許偏差為4mm。

  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3mm。

  箱的安裝應選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操作維護方便的地方。

  箱安裝在有振動影響的地方時,應采取減振措施。

  箱間各構件應連接緊密牢固,安裝用的緊固件應有防銹層(鍍鋅、鍍鎳或烤蘭)。

  調節閥、電磁閥執行機構安裝

 ?。?)閥體上箭頭的指向應與介質流動方向一致。

 ?。?)安裝螺紋連接的小口徑調節閥,必須裝有可拆卸的活動連接件。

 ?。?)執行機構的機械傳動應靈活,無松動和卡澀現象。

 ?。?)執行機構連桿的長度應能調節,并應保護調節機構在全開到全關的范圍內動作靈活、平穩。

 ?。?)電磁閥在安裝前,應按安裝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檢查線圈與閥體間的絕緣電阻。

  8、流量元件安裝

 ?。?)工藝管道上安裝的流量計在投入運行前應制作替代物,以防止在管道設備安裝時碰壞或在管道吹掃時損傷,待工藝設備安裝完、管線敷設結束、即將運行時才能裝上。

 ?。?)電磁流量計、被測介質前后、工藝管道三者之間應連接成等電位,并應接地。

 ?。?)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裝時,被測介質的流向應自下而上,在水平管道上安裝時,兩個測量電極不應在工藝管道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現場分線箱的安裝

 ?。?)周圍環境溫度應不宜高于45℃。

 ?。?)到各檢測點的距離應適當,箱體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5m。

 ?。?)不應影響操作、通行和設備維修。

  10、儀表校驗

 ?。?)標準儀表均應檢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周期內,所選的標準儀表精度等級必須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級兩級以上。

 ?。?)精度校驗在全程(刻度內)均勻選取5點作為被取點,分上下兩個行程進行校驗。記錄各點的絕對誤差、變差、最大誤差、最大變差。

 ?。?)調節閥應做行程試驗、泄漏試驗、強度試驗。

 ?。?)溫度、壓力開關應按設備使用要求進行定值。

  11、信息插座安裝

  插座安裝嚴格按圖紙要求及插座尺寸進行,接線正確,接觸良好,固定牢固,排列整齊、規范、端正。

  12、云臺安裝:

  吊架應與云臺的固定方式相配套,吊架彎曲部分不應影響攝像機正常監視,電動云臺在安裝前應在安裝現場根據產品技術指標做單機實驗,確認云臺各項技術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方可進行安裝,安裝時,建筑物內的地面應施工完畢,粉刷與裝修工作已基本完畢,才具備安裝云臺條件。

  13、攝像機安裝:

  安裝前攝像機應逐一加電進行檢測和調整,使攝像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檢查云臺的水平、垂直轉動角度和定值是否正常,并根據設計要求定準云臺轉動的起點方向。

  按施工圖紙要求將攝像機牢固地固定在底坐上。

  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應留有約1m的余量,以不影響攝像機的轉動。

  攝像機宜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損傷的地方,安裝位置不應影響附近現場人員的正?;顒雍凸ぷ?。

  攝像機鏡頭應避免強光直射,逆光安裝,若必須進行逆光安裝的地方,應選擇將監視區的光對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圍內。

  14、監控臺安裝:

  監控臺的安裝應在各視頻電纜敷設完畢,電源線引入室內,接地線已敷設完畢,室內的地面施工完畢,粉刷和裝飾工程結束以后。

  監控臺應安裝在室內有利于監視的位置,使監視器不要面向窗戶,避免陽光射入,而且與墻之間留有適當的操作、檢修空間。

  監控臺應保持水平,立面應保持垂直,安裝應平穩。

  監控臺安裝就位后,按圖將監視器,控制器和視頻切換器裝入監控臺的相應位置,注意調整各設備位置,以保證各按鈕、開關能靈活操作。依據配線圖進行配接線。配接線應準確、整齊、連接可靠,對柜臺體進行可靠接地。

  15、背景音樂及事故廣播系統線路配接:

  廣播系統的線路如何與擴音機配接以及電聲設備間的配接是安裝施工中的首要問題,在配接過程中,不但要求連線正確,而且配接器材的選用也是保證廣播系統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系統聯接器材

 ?、龠B結導線:

  為了減少噪聲干擾,從傳聲器、錄音機、電唱機等信號源送至前級增音機或擴音機的連線、前級增音機與擴音機之間的連線等零分貝以下的低電平線路都應該采用屏蔽線。

  擴音機至揚聲設備之間的連線可不考慮屏蔽,常采用多股銅芯塑料護套軟線。

 ?、诰€間變壓器:

  定電壓輸出的擴音機與揚聲器連接時,為了電壓配合,常在擴音機與揚聲器之間接入線間變壓器,線間變壓器不但使電聲系統的增益降低,同時也使電聲系統的頻響特性變差。

 ?。?)前端配接

  前端配接指傳聲器、電唱機、收錄機等信號源與前級增音機或擴音機之間的配接,信號源輸入時應按其輸出電平等級,接入前級增音機或擴音機的相應輸入孔,否則,如輸入電壓過低則音量不足、過高則嚴重過載失真。

 ?。?)末級配接

  揚聲器與定電壓或擴音機的配接原則:揚聲器的輸入電壓不得高于揚聲器的額定工作電壓,選擇線間變壓器的變比,可以使配接符合電壓要求,還可以改變揚聲器的實得輸入電壓以實現揚聲器組的實得功率分配。

  16、探測器的安裝

  探測器的安裝定位

  探測器安裝時,要按照施工圖選定的位置,現場定位劃線,在吊頂上安裝時,要注意縱橫成排對稱?;馂膱缶┕D一般只提供探測器數量、大致位置,在現場施工時,會遇到風管、風口、排風機、工業管道、照明燈具等各種障礙,這樣就要對探測器設計的位置作必要的移位,如果取消探測器或經過移位已超出了探測器的保護范圍,則應和設計單位聯系,進行設計修改變更。

  探測器固定

  探測器的固定,主要是底座的固定,探測器旋轉卡固在底座上。探測器屬于精密電子儀器,在建筑施工的交叉作業中,一定要保護好探測器等火災報警設備。在安裝時先安裝探測器的底座,待整個火災報警系統全部安裝完畢時,才最后安裝探測器,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工作。

  探測器安裝

  探測器安裝時,先將預留在盒內的導線用剝線鉗剝去絕緣外皮,露出線芯10 15mm(注意不要碰掉編號套管),順時針連接在探測器底座的各級接線端上,然后將底座用配套的機螺栓固定在預埋盒上,并上好防潮罩。最后按設計圖要求檢查無誤,再擰上探測器頭。

 ?。?)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度。

  17、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18、警鈴安裝

  警鈴是振動性很強的訊響設備,固定螺絲上要加彈簧片。其安裝方法可參見電氣照明器具安裝中電鈴安裝的內容。

  19、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火災報警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不應小于1.5m;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出地坪0.1m 0.2m??刂破鲬惭b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退色;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導線應綁扎成束;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

  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刂破鞯慕拥?,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

  20、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