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法(10)

4599

  腳手架工程的施工方法(十)

  本工程采用雙皮外架子,起結構時此架為外防護架;進行裝修工程時為操作腳手架。高度65.5m,寬度為1.05m,立桿縱距為1.5m,內立桿距墻皮0.35m,步距為1.8m,最多時設6層腳手板,裝修施工為2層。水平拉結距離3L=4.5m,豎向拉接距離2H=3.6m,腳手架采用φ48×3.5鋼管搭設,施工荷載為2.0kN/m2。

  搭設時立桿下端順鋪50mm厚木腳手板,搭設順序為:擺放掃地桿→逐根樹立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在裝設連墻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連墻桿→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鋪腳手板→綁扎防護拉桿及擋腳板,掛安全網。搭設時要注意拉結,和校正桿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同時適度擰緊扣件,螺栓根部要放正,連接大橫桿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要向上,防止雨水進入。各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要大于100mm以防滑脫,剪刀撐的搭設要將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扣在小橫桿的伸出部分上,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200mm,最下面的斜桿與立桿連接點離地不大于500mm。鋪腳手板時一定要嚴密,防止跳板和探頭,板頭部位要用鋼筋打橫連接,以防滑動。搭設時立桿接頭相鄰桿要錯開,并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內,其接頭距大橫桿不應大于步距的1/3,立桿垂直偏差要控制在H/400~H/500之間,且不大于10cm。

  因本工程外腳手架四周均搭設在地下室頂板上,為不使荷載傳至頂板,采用斜拉鋼絲繩卸荷措施,即在每三根立桿中有一根設卸荷鋼絲繩,共設兩道,每道兩根,共四根鋼絲繩。斜拉鋼絲繩用手拉葫蘆拉緊,做到受力程度基本相同。吊點設在立桿與大橫桿、小橫桿的交點處,鋼絲繩由大橫桿底部兜緊。吊點處設兩根小橫桿,一根與立桿卡牢,另一根與大橫桿卡牢,并與建筑物頂緊,以承受水平分力。

  安全驗算列下:

  搭設高度:65.5m,立桿橫距b=1.05m,立桿縱距L=1.5m,內立桿距外墻b1=0.35m,腳手架步距h=1.8m,鋪設腳手板6層,同時裝修2層,拉接點H1=2h=2×1.8=3.6m,水平L1=3×1.5=4.5m,鋼管為φ48×3.5,荷載Qk=2.0kN/m2。

  1.單管立桿允許高度

 ?。?)由h=1.8m,H1=2h,b=1.05m,得出ψAf=48.491kN

 ?。?)由b=1.05m,L=1.50m,腳手板6層得出NGK2=4.185kN

 ?。?)由b=1.05m,L=1.50m,Qk=2.0kN/m2,實際兩層作業

  Qk=2×2.0=4.0kN/m2,NQK=8.40kN

 ?。?)由h=1.80m,L=1.50m,得NQK1=0.442kN(扣件重)

 ?。?)將ψAf、NGK2、NQK、NGK1代入公式KA=0.85

  H=h[KAψAf-1.30(1.2NGK2+1.4NQK)]/1.2NGK1

  =1.8[0.85×48.491-1.3(1.2×4.185+1.4×8.40)]/(1.2×

  0.442)

  最大允許搭設高度:

  Hma*≤H/(1+H/100)=65.8/(1+65.8/100)=39.7m<65.5m

  為安全,下部采用雙立桿

  65.5-39.7=25.8m即從地平至25.8m為雙立桿

  2.整體穩定與單桿局部穩定

  腳手架上部39.7m為單根鋼管作立桿,n1=39.7/1.8=22步,實際單根鋼管立桿部分的高度為22×1.8=39.6m,下部雙鋼管立桿的高度為65.5-39.6=25.9m,拆合n1=25.9/1.8≈15步

 ?。?)腳手架的整體穩定公式N/ψ≤KAKUf

  1)求N最底部壓桿軸向力最大,為最不利。

  先求雙鋼管部分每一步一個縱距肢手架的自重K,GK,

  NGK=NGK

  ’1+2×1.8×0.376+0.014×4

  =0.442+0.135+0.56=0.633kN

  再按公式N=1.2(n1NGK+n1

  NGK1

  +NGK2)+1.4NQK

  =1.2(22×0.442+1.5×0.633+4.185)+1.4×8.4

  =37.18kN

  2)計算φ值

  由b=1.05m,H=3.6m計算λ*λ*=H1/(b/2)=3.6/(1.05/2)=6.86由b=1.05m,H=3.6m查表得μ=25

  由λ0*=171.7設φ=0.242

  3)驗算整體穩定,KA=0.7

  KH=1/[1+(H/100)]=1/[1+(65.5/100)]=0.604

  N/φA=37180/0.242×4×4.893×102=78.49N/mmKA·KH·f=0.7×0.604×205=86.67>78.49所以安全

 ?。?)驗算單根鋼管立桿的局部穩定單根鋼管最不利步距位置,是在由頂往下39.6m處往上的一個

  步距(即由頂往下數第雙步),最不利的荷載情況是在39.6m處往上位置鋪設,最不利的立桿為內立桿。

  按公式驗算:N1/(φ1A1)+δM≤KA·KHfN1-最不利立桿軸正力

  N1=(1/2)×1.2×n1NGK1+[(0.5×1.05+0.35)/1.4]×(1.2NGK2+1.4KQK)

  N1=(1/2)×1.2×22×0.442+(0.875/1.4)(1.2×4.185+1.4×8.4)

  =5.834+10.489=16.32kN

  由于QK=2.0kN/m2所以m=35N/mm2

  單根鋼管截面積A1=489mm2K=0.85

  KH仍按前計算值=0.665

  將N1、ф1、A1、δM、KA、KH、代入公式

 ?。∟1/ф1A1)+δM=16320/(0.489×489)+35=103.25N/mm

  K·K·f=0.85×0.665×205=115.88N/mm2>103.25N/mm2

  故安全。

 ?。?)腳手架與主體連接點抗風強度驗算及風荷載作用下的整體穩定驗算。

  基本風壓值ω0=0.50

kN/m2

  采用機件與墻拉結。

  1)計算風壓標準值調整系數=0.75ω=0.75βZμZμstωω。

  βZ=1μZ=1.67ф=0.104

  22

  由ω?!=0.5×0.048=0.001152<0.002得出μ=1.2

  由ф=0.104得(立桿縱距/立桿橫距)=1.5/1.05=1.428得η=1

  μstω=0.104×1.2×(1+1)=0.2496ω=0.75βzμstωω。

  =0.75×1×1.67×0.2496×0.5

  =0.156kN/m2

  2)驗算連墻點抗風強度每點產生的拉力或壓力Nt=1.4H1L1ω

  =1.4×3.6×4.5×0.156

  =3.545kN

  一個扣件的抗滑能力設計值為6.0kN>3.545kN

  故安全

  3)驗算架子整體穩定公式(N/ФA)+(M/BA1)≤KA·KH·f風荷載:q=1.4Lω=1.4×1.5×0.156=0.328kN/m2

  M=qH2/8=0.328×3.62/8=0.53kN/m

  M/bA=0.53×106/(1050×489×2)=0.52N/mm2

  N/ФA=78.49N/mm2

  78.49+0.52=79.01

  KA·KH·f=0.7×0.665×205=95.4N/mm2>79.01N/mm2

  故安全

 ?。?)斜拉鋼絲繩卸荷計算

  經驗算架子高65.5m,超過限制高度且不能滿足穩定要求,故在下部十五步改為雙立桿,以滿足穩定要求。但整個架子端落在地下一層頂板上,為保證頂板安全,采用斜拉鋼絲繩卸荷方法,使架子對樓板的荷載減為允許范圍之內。

  1)斜拉鋼絲繩卸荷計算

 ?。ˋ)縱距全部荷載的設計值N=37.18kN

 ?。˙)求每個吊點所承受的荷載,吊索拉力及吊點位置小橫桿所受的壓力。

  考慮架子的全部荷載由卸荷點承受,即架子處于被吊掛的狀態。

  每三根立桿,有一根立桿設2處斜拉點,每點有兩根鋼絲繩,這樣

  架子每隔三個縱距,便有4個斜拉點,每個吊點所承受荷載P1為:P1=(3N/4)×KωKω為不均勻系數為1.5

  P1=(3×37.18)/4×1.5=41.83kN

  22

  TAO=P1×(7+1.4)/7=42.67kN

  TAB=-P1×1.4/7=-8.37kN

  T=P×(72+0.35)/7=P1=41.83

  TBC=-(P1×0.35/7+TAB)=-9.28kN

  2)鋼絲繩抗拉強度

  公式px≤aPg/Kpx=41.83kNK=8

  Pg=≥Kpx/a=8×41.83/0.85=393.7kN選ф28鋼絲繩Pg=405.5kN>393.7kN故安全,選用6.8號卡環。

  3)計算工程結構上的預埋吊環應力不大于50N/mm

  吊環截面積Ag=px/(2×50)=41830/100=418mm

  選用ф25Ag=490.9>418mm安全。

 ?。?)驗算小橫桿、大橫桿的強度與變形

  1)小橫桿計算:

 ?。ˋ)強度計算:

  22

  Mma*=(q活+q恒)b/8=qb/8

  q=1.2(GK·C+gk)+1.4KQ·QK·C

  G=0.40kN/m2

  C=0.75

  GK=38N/m

  KQ=1.2

  Q=2000N/m2

  Q=1.2(400×0.75+38)+1.4×1.2×2000×0.75

  =338+2520=2858N/mMma*=2858×1.052/8=393.87N·Mδ=Mma*/Wn≤ρ

  查表φ48×3.5Wn=5078mm3δ=393870/5078=77.56N/mm2<205N/mm2安全

 ?。˙)計算變形:W/b=5qb3/384EI

  查表:E=2.06×105N/mm2I=121900mm2

  W/δ=(5×2858×10503)/(384×2.06×105×121900)

  =0.154%=1/649<1/150滿足要求

  2)大橫桿計算

 ?。ˋ)強度計算F1=(bq/2)+aq=(1.05×2858/2)+0.35×2858=2500.8NMma*=0.213FL=0.213×2500.8×1.5=799.0N·M

  δ=Mma*/Wn=799000/5078=157.4N/mm2<205N/mm2,故安全。

 ?。˙)變形

  W/b=1.615×FL2/100EI

  =1.615×(2500.8×15002/100×2.06×105×121900)

  =1/250<1/150滿足要求。另:因此腳手架根部搭在地下主頂板上,需卸荷,故下部的雙

  立桿可改為單立桿。懸挑式鋼平臺,其位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定。

 ?。?)上料用懸挑平臺計算

  上料用懸挑平臺,主梁采用[20槽鋼,自重260N/m,次梁采用[10槽鋼,自重100N/m,面層滿鋪50mm木板,自重400N/m2,平臺面積4.5×5.9=26.55m2,鋼絲繩采用6×37+1,ф21.5cm,驗算如下:

  1)次梁

  [10槽鋼長4.5m,間距48cm

  荷載計算:

  木板400N/m2×0.48×1.2

  =230.4N/m

  [10槽鋼自重100N/m×1.2=120N/m施工活荷載1500N/m2×0.48×1.4=1008N/m荷載值1358.4N/m懸臂比值λ=M/L=500/4000=0.125

  跨中彎矩M=[ql2(1-λ2)2]/8=[1358.4×42(1-0.125)2]/8

  =2632.6N·m

  2)計算主梁

 ?。ˋ

)[20槽鋼長509m

  外鍘支座壓力R=[ql(1+λ)2]/2

  =[1358.4×4.5×(1+0.125)2]/2=3868.3N槽鋼自重260×1.2=312N/m荷載值為8371N/mM=ql2/8=0.125×8371×5.92=36424N·m

 ?。˙)驗算彎曲強度查得[20Wn=191.4cm3

  Wnf=191.4×215=41151N·m

  M<Wnf故安全

  3)鋼絲繩:

 ?。ˋ)主梁均布荷載2882/0.48=6004N/m[20自重260N/m荷載標準值6264N/m

  鋼絲繩所受拉力T=ql/2sinα=(6264×5.9)/(2×0.707)

  =26137N

 ?。˙)鋼絲繩安全系數K=(296000×0.82)/26137=9.3,安全注:6×37+1,ф21.5cm鍍鋅鋼絲繩破斷總拉力=296000N,α=45°換算系數為0.82。

篇2:建筑立面整飾外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法

  建筑立面整飾外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法

  1 設計總體思路

  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建筑物四周搭設落地式、全高、扣件式雙排單立桿鋼管腳手架。此架為一架三用,既用于結構施工和裝修施工,同時兼作安全防護。

  2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1.立桿

  立桿頂端高出結構檐口上皮1.5m,立桿下部墊50厚通長木板。立桿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c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60cm。

  2.大橫桿

  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在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柱扣緊;其長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cm,各接頭距立柱的距離不大于50cm。

  3.小橫桿

  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即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cm。小橫桿間距應與立桿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可在兩立柱之間再等間距設置增設1~2根小橫桿,其最大間距不大于75cm。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橫桿距結構外邊緣15cm,且長度不大于40cm。上、下層小橫桿應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層的相臨小橫桿在立柱處相向布置。

  4.縱、橫向掃地桿

  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處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

  5.剪刀撐

  本腳手架高度低于24m ,,剪刀撐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寬度為4跨立桿,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之間。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至4個扣結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內。

  剪刀撐的桿件連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100cm,并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的距離≥10cm。橫向斜撐在同節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在里、外排立柱之間上下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柱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6.腳手板

  腳手板采用松木板,厚50mm、寬350~450mm、長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在作業層下部架設一道水平兜網。首層滿鋪一層腳手板,并設置水平安全網。腳手板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并在兩端8cm處用直徑1.2mm的鍍鋅鐵絲箍繞2~3圈固定。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小橫桿,并將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以防傾翻。腳手板應平鋪、滿鋪、鋪穩,接縫中設兩根小橫桿,各桿距接縫的距離均不大于15cm??繅σ粋鹊哪_手板離墻的距離不應大于15cm。拐角處兩個方向的腳手板應重疊放置,避免出現探頭及空擋現象。

  7.連墻件

  樓梯間處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為2.8m、水平間距為4m。連墻桿用48×3.5的鋼管,它與腳手架、建筑物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

  其它部位的拉結采用12#鉛絲與腳手架拉結,靠結構磚墻一側用φ12鋼質膨脹螺栓固定,拉結的間距同樣為垂直間距為2.8m、水平間距為4m。連墻件橫豎向順序排列、均勻布置、與架體和結構立面垂直,并盡量靠近主節點(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cm)。連墻桿伸出扣件的距離應大于10cm。底部第一根大橫桿就開始布置連墻桿,靠近框架柱的小橫桿可直接作連墻桿用。

  8.防護設施

  腳手架要滿掛全封閉式的密目安全網。密目網采用1.8×6.0m的規格,用網繩綁扎在大橫桿外立桿里側。作業層網應高于平臺1.2m,并在作業層下步架處設一道水平兜網。在架內高度3.6m處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五步距設隔層平網。屋面作業層腳手架立桿于0.75m

  及1.5m處設有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cm高的擋腳板。在各單元出入口處需搭設"護頭棚",在出入口兩側的內、外排單立桿處分別增設一根輔立桿,并高于門洞口1~2步,立柱用短管斜撐相互聯系。上方懸空立柱處增加兩根斜桿,斜桿與各主節點相交處用扣件固定。洞口上方增設兩道橫向支撐,應伸出斜腹桿的端部,以保證立柱懸空處的整體性。門洞兩側分別增加兩根斜腹桿,并用旋轉扣件固定在

  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在15cm內。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應在相交的大橫桿處增設一根小橫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采用通長桿件,必須接長時用對接扣件連接。

  3 腳手架的搭設

  1.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施工工藝

  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場地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實驗、材料配備→定位設置通長腳手板、鋼底座→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桿→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作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

  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雙管立柱應采用雙管底座,底座下墊枕木,并垂直于墻面設置。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的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處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結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畢后方可拆除。

  雙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桿,后立外排立桿。每排立桿宜先立兩頭的,再立中間的一根,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各立桿。雙排架內、外排兩立桿的連線要與墻面垂直。立桿接長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

  4 腳手架的拆除

  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一般的拆除順序為安全網→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小橫桿→大橫桿→立桿)。不準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所有連墻桿等必須隨腳手架拆除同步下降,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拆除后架體的穩定性不被破壞,如附墻桿被拆除前,應加設臨時支撐防止變形,拆除各標準節時,應防止失穩。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

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件。

  5 允許偏差

  1.構配件允許偏差 表9-1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Δ(mm)檢查工具

  1無縫鋼管尺寸

  外徑48mm

  壁厚3.5mm-0.5

  -0.5游標卡尺

  2鋼管兩端面切斜

  偏差1.70塞尺、拐角尺

  3鋼管外表面銹蝕

  深度≤0.50游標卡尺

  4立桿鋼管彎曲

  3m≤L≤4m

  3m≤L≤4m≤12

  ≤20鋼板尺

  5水平桿、斜桿的

  鋼管彎曲

  L≤6.5m≤30鋼板尺

  2.腳手架搭設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11-2

  項次項 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Δ(mm)檢查方法與工具

  1基礎表 面堅實平整觀察

  排 水不 積 水

  墊 板不 晃 動

  底 座不 滑 動

  不 沉 降-10

  2最后驗收垂直度±120用經緯儀

  3搭設中檢查偏差的高度(m)

  H=2 H=10 H=20

  ±7 ±20 ±40

  4間距步 距±20鋼板尺

  縱 距±50

  橫 距±20

  5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

  同跨內兩根縱向

  水平桿高差

  6小橫桿外伸長度外伸500mm-50鋼板尺

  6 腳手架安全防護

  1.施工腳手架嚴格按照腳手架安全技術防護標準和支搭規范搭設,腳手架立網統一采用綠色密目網防護,密目網應繃拉平直,封閉嚴密。鋼管腳手架不得使用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有裂紋的鋼管。腳手架不得鋼木混搭。

  2.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鋼扣件,不得使用鉛絲或其它材料綁扎。

  3.腳手架必須按樓層與結構拉接牢固,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4m,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強度不得低于雙股8#鉛絲的強度。高大腳手架不得使用柔性材料進行拉接。在拉接處設可靠支頂。

  4.腳手架的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施工層腳手板下一步架處兜設水平安全網。操作面外側應設兩道護身欄桿和一道擋腳板或設一道護身欄桿,立掛安全網,下口封嚴,防護高度應為1.5m。

  5.腳手架必須保證整體結構不變形,縱向必須設置十字蓋,十字蓋寬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與水平夾角應為45-60度。

  6.首層進料口處應搭設長度不小于3m-6m的防護棚,其它三個側面必須采取封閉措施,通道兩側必須設有安全防護欄桿。

  7.建筑物各單元的出入口處應搭設長3m-6m、寬于出入通道兩側各1m的防護棚,棚頂應滿鋪不小于5cm厚的腳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兩側必須封閉嚴密。

篇3:裝飾工程腳手架施工方法

  裝飾工程腳手架施工方法

  積極使用鋼管腳手架,逐步淘汰毛竹腳手架,腳手架嚴禁鋼木、鋼竹混搭,嚴禁不同受力性質的處架聯接在一起。

  1.施工方案

  1.1根據工程實際編制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方案有針對性,能有效地指導施工,明制定落實愛民制度和不攏民措施。施工現場禁止焚燒有毒、有害物質。夜間施工應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確安全技術措施。

  1.2搭設高度在25M以下的外架應有搭拆方案,繪制架體與建筑物拉結詳圖,現場桿體立面和平面布置圖。

  1.3搭設高度超過25M且不足50M的外架,應采取雙鋼管立桿或縮小間距等加強措施,除應繪制架體與建筑物拉結詳圖、現場桿件立面、平面布置圖外還應說明腳手架基礎做法。

  1.4搭設高度超過50M的外架,應有設計計算書及卸荷方法詳圖。繪制架體與建筑物拉結詳圖、現場桿件立面、平面布置圖外,還應說明腳手架基礎做法。1.5章。

  2.立桿基礎

  2.1鋼管腳手架應用外徑48mm、壁厚3-3.5mm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縫的鋼管。

  2.2鋼管腳手架基礎平整夯實、砼硬化,落地立桿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砼地坪、砼預外架專項施工方案包括計算書及卸荷方法等必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并簽字蓋制塊上,設縱橫相連的地坪。

  2.3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不少于20*20cm的排水溝,并在外側設80cm寬以上砼路面。

  2.4外腳手架不宜支在屋面、雨棚、陽臺等處,因工程需要搭設的腳手架,要分別對外架和屋面、雨棚、陽臺等部位的結構穩定性進行計算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其設計計算書和安全措施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

  3.架體與建筑物拉結

  3.1腳手架與建筑物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垂直方向不大于4m設一拉結點,拉結點在轉曲和頂部處加密,即在轉曲1m以內范圍按垂直方向不大于4m設一拉結點,頂部80cm以內范圍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設一拉結點。 3.2鋼管外架拉結點應剛性拉結,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且盡量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接點處。

  3.3外墻裝飾階段拉結點也須滿足要求,若因施工需要需除去原拉結點時,必須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

  3.4拉結點或臨時拉結點必須畫出制作詳圖。

  4.立桿間距與剪力撐

  4.1鋼管腳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桿縱距不大于1.8m,橫距不大于1.5m,如搭設高度超過25m須采用雙立桿或縮小間距的方法搭設。超過50m應進行專門設計計算。

  4.2架子轉曲處立桿間距應符合搭設要求。

  4.3腳手架外側設置剪力撐,由腳手架端頭開始按水平距離不超過9m設置一排剪力撐,剪力撐桿件與地面成45°-60°,自下而上,左右連續設置,設置時與其他桿件的交叉點應互相連接(綁扎),并應延伸到頂部大橫桿上。

  4.4嚴禁搭設單排腳手架。

  5.腳手架與防護欄桿

  5.125m以下建筑物的外腳手架除操作層以及操作層的上下層、底層、頂層必須滿鋪外,還應在中間至少滿鋪一層,25m以上建筑物的外架應層層鋪設腳手架,裝飾階段必須層層滿鋪腳手架。

  5.2滿鋪腳手架必須垂直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易挪位,不能滿鋪處必須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5.3腳手片須用不細于18#的鉛絲雙股并聯綁扎不少于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無探頭板,腳手片完好無損,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5.4腳手架外側必須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的安全網封閉,且應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不宜將網固在各桿件的外側,安全網應用不小于18#鉛絲張掛嚴密。

  5.5腳手架外側自第二步起必須設1.2m高同材質的防護拉桿和30cm高踢腳桿,頂排防護欄桿不少于2道,高度分別為0.9m和1.3m,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如遇大開間的空洞等)在腳手架內側設1.2m高的防護拉桿和30㎝高踢腳桿。

  5.6腳手架的高度,里立桿低于檐口50㎝,平屋面外立桿高于檐口1-1.2m,坡屋面高于1.5m以上。

  6.交底和驗收6.1簽字手續。

  6.2腳手架搭設由總公司組織分段驗收(一般不超過三步架),辦理驗收手續,驗收表腳手架搭設前應對架子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內容要有針對性,交底雙方履行中應寫明驗收部位,內容量化,驗收人員履行驗收簽字手續,驗收不合格的,應在整改完畢后重新填寫驗收表。腳手架驗收合格并掛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6.3腳手架應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并按要求填寫檢查表,檢查內容量化,履行檢查簽字手續,對檢查出的問題應及時整改,項目部每半個月至少檢查一次。

  7.小橫桿設置

  7.1外架子按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兩端固定在立桿,確保安全受力。

  7.2小橫桿兩端各伸出立桿凈長度不少于10cm,并應盡量保持一致。

  8.桿件搭設

  8.1鋼管腳手架立桿必須采用對接,大橫桿可以對接和搭接,剪力撐和其他桿件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40cm,且不少于二只扣件緊固。

  8.2相鄰桿件搭接、對接必須錯開一個檔距,同一平面上的接頭不得超過50%。

  9.架體內封閉

  9.1腳手架的架體里立桿距墻體凈距一般不大于于20cm,如大于20cm的必須鋪設站人片,站人片設置平整牢固。

  9.2腳手架施工層里立桿與建筑物之間應進行封閉。

  9.3施工層的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應用密目網或其他措施進行封閉。

  10.腳手架材質

  10.1鋼管腳手架應適用外徑48mm、壁厚3.5的A3鋼管,表面平整光滑、無銹蝕、裂紋、分層、裂痕、劃道和硬彎,新用鋼管要出合格證,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顏色應力求環境美觀。

  10.2鋼管腳手架搭設使用的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要求,有扣件生產許可證,規格與鋼管匹配,采用可鍛鑄鐵,不得有裂紋、氣孔、縮縫、砂眼等鑄造缺陷,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架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

  10.3底排立桿及掃地桿均漆紅白相間色。

  11.通道

  11.1外腳手架應設置上下走人斜道,腳手架的外側不得懸挑。斜道的設置應為來回上折形,坡度不大于1:3,寬度不小于1M,轉角處平臺面積不少于3㎡,斜道立桿應單獨設置,不得借用腳手架立桿,并應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個縱距設一連接。

  11.2斜道兩側及轉角平臺

外圍均應設1.2m高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封閉。

  11.3斜道側面及平臺外側設置剪力撐。

  11.4斜道腳手片應采用橫鋪,每隔20-30cm設一防滑條,防滑條宜采用40*60mm的方木,并多道鉛絲綁扎牢固。

  11.5外架與各樓層之間應設置進出通道,坡度不大于1:3、寬度不少于1m,通道宜采用木板鋪設,兩邊設1.2m高防護拉桿和30cm高踢腳桿,并固定牢固。

  11.6斜道和進出通道的拉桿、踢腳桿統一漆紅白相間色。

  12.卸料平臺

  12.1外腳手架吊物卸料平臺和#架卸料平臺應有單獨的設計計算書和搭設方案。

  12.2吊物卸料平臺、#架卸料平臺應按照設計方案搭設,應與腳手架、#架斷開,有單獨的支撐系統。

  12.3卸料平臺要求采用厚4cm以上木板統一鋪設,并設有防滑條,外架卸料平臺應采用型鋼做支撐,預埋在建筑物內,不得采用鋼管搭設。#架卸料平臺可以由鋼管從基礎上搭設,但基礎必須采用砼、地立桿墊型鋼或木板。

  12.4吊物卸料平臺必須設置限載牌。

  12.5卸料平臺臨邊防護到位,設置1.2m高防護拉桿和30cm踢腳桿,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