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
上下庫連接道路工程山林著火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中鐵七局集團西安鐵路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蟠龍電站交通工程Q2標項目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中鐵七局集團西安鐵路工程有限公司
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目錄
1.事故特征1
1.1危險性分析1
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1
1.3事故出現的季節性及危害程度1
1.4事故前可能引發的征兆1
2.應急組織與職責1
2.1應急組織機構1
2.2人員職責2
2.2.1.值班員2
2.2.2組長職責2
2.2.3組員職責2
3.應急物資3
4.應急處置3
4.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
4.3報警電話及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4
4.4事故報告的基本內容4
5.注意事項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山林著火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山林著火是一種突額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是山林面臨的主要風險源。嚴重的森林火災會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撲救林火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國家和人民群眾帶來巨大的損失,并影響社會穩定。除此之外山林著火還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排放的氣體污染大氣環境,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氮循環影響也很嚴重。
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
可能發生森林火災事故的重點防火部位;靠近油庫、集中辦公區域、氣瓶庫、物資儲存庫、作業點及施工場所等的林區。
1.3事故出現的季節性及危害程度
山林著火多發生在干燥的冬季。山林著火是山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對于我們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以及施工機具的完整造成很大的影響。
1.4事故前可能引發的征兆
火災原因不外乎自然的和人為的兩類。自然原因中,有雷電觸及林木引起樹冠燃燒和在干旱季節,由于陽光的輻射強烈,使林地腐殖質層或泥炭層發生高熱自然。這類性質的森林火災是少數的。而最普遍、最大量的森林火災,是由人為引起的。人為原因中又有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火源之分。生產性火源如燒灰積肥、燒田埂草、煉山整地、燒墾燒荒、燒牧場以及燒炭等用火不慎引起的。這種生產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災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非生產性火源如燒山驅獸,在林中燒火取暖、煮飯、小孩玩火、夜間行路用火把照明、亂丟煙頭以及敵人縱火燒山等。山林著火前期并無多大的火光只是會有煙霧升起,這時候我們千萬不可麻痹大意,要抓緊時間找到火焰源頭,不能等火焰升起才去撲救。說不定那時火焰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織和形成
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項目經理部綜合辦公室、安環部、工程部、財務部.物機部,工經部以及各作業隊隊長組成。設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專業處置組。
組長:郭
副組長:王
組員:
專業處置組包括:工程部,物機部。安環部,工經部,財務部,辦公室。實驗室
2.2人員職責
2.2.1.值班員
(1)發現山林起火之后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確定現場險情發生區域的基本情況;
(2)按預案規定,通知領導小組人員迅速到達集中地點。
2.2.2組長職責
組織編制現場處置方案;
組織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指揮應急行動。
及時掌握現場事故災害和險情;
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啟動并組織實施現場處置方案,向應急指揮報告有關情況;
組織落實現場善后恢復。
2.2.3組員職責
辦公室:由項目經理綜合事務部負責,承擔重大山林火災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現場;協調各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按照火災報告的規定及時上報火災情況以及事故搶險救援的進展情況;落實上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指示和批示。
安環部:組織保安人員對火災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等進行警戒,控制,必要時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工程部:負責應急救援事先組成應急救援隊。
工經部:組織有關醫療人員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盡速聯系醫療單位予以幫助。
物機部:緊急組織協調調配交通車輛及相關物資。
財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查、取證,配合政府等有關部門開展重山林火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實驗室:組織有關人員為搶險救援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與總指揮保持及時的信息溝通,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
3.應急物資
1、體表防護裝備。應配備阻燃服裝、防火鞋靴、消防頭盔防火手套。
2、呼吸防護裝備。應配備防煙面罩、防煙口罩、逃生呼吸器、森林消防人員呼吸器。
3、救生裝備。應配備避火罩、便攜式火場呼吸機等
4、滅火器和大掃把、消防斧、指揮哨、消防鏟等撲火工具
4.應急處置
4.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現場發生因山林火災導致的事故第一時間以電話的方式通知應急自救小組,應急自救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以電話的方式通知各成員趕赴事故現場,啟動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一是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二是臨時組織的撲火人員,必須指定區段和小組負責人。三是明確撲火紀律和安全事項。四是檢查撲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撲火服十分寬松、阻燃。五是加強火情偵察,組織好火場通信、救護和后勤保障。六是從火尾入場撲火,沿著火的倆翼火線撲打。七是不要直接迎風打火頭,不要打上山火頭,不要在懸崖、陡坡和破碎地形處打火,不要在大風天氣下、烈火條件下直接撲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處撲火。八是正確使用撲火機具。
按照上級統一的滅火作戰計劃,迅速調集主要滅火力量,利用防火線、道路和河流等有利條件,對火場外圍快速展開封控,把正在蔓延的火線變為圈內火,切斷火線蔓延。具體行動包括多路開進,迅速封控;突出重點,多層封控;阻截火線,控制蔓延等。
滅火隊伍在火場、地形、植被和機動裝備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從外側沿火線兩個側翼向火頭夾擊,或從火線尾翼突入,沿火線內側夾擊火頭,控制火場的主要方面,最終實現合圍的戰法。具體行動包括避開火鋒,側翼迂回;兩翼并進,對進合圍;壓制火勢,控制火頭等。
當滅火人員在實施救助的過程中發生事故時,要及時送往附近的醫院及時救助。同時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清理出一條安全通道。
4.3報警電話及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
組長:郭
副組長:王春
組員:何心
4.4事故報告的基本內容
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事故的簡要經過、遇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報告事故時必須說明事故的地點、性質、嚴重程度、受威脅的人員數、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擴大等。
事故發生后,項目部在1小時內向監理、業主等有關單位報告,可以先用電話報告,簡要說明事故的類型、危害、損失、原因、救援情況等。待事故救援完畢后再以書面形式補報。
5.注意事項
滅火中應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科學撲救,效益優先”的原則。若遇到危及滅火隊員安全時,應放棄撲救。
1.避讓火頭。
?、儆鎭淼幕鹧娓叨瘸^3m的急進地表火或樹冠火;上山坡的沖火。
?、谝兹伎扇嘉镙d量達8~12t/hm2,火焰高度超過3m。
?、刍鹁€象“火墻”一樣向滅火人員推進。
?、?~5級大風,且風向不定,蔓延速度超過10m/min。
?、莼痤^寬度超過2m,火焰高度1.5~3m迅速向滅火人員蔓延。
?、揠U峻陡崖或跳石塘中的山火。
?、邷缁鹱钗kU的時間13:00時前后。
?、嗵厥庖蛩夭辉试S滅火的地段。
2.嚴禁進入易傷亡地段。
?、偌磳l生或已發生上山火燒的山坡。②前面有大火,后面是陡坡無退路。
?、酃陋毜纳筋^,火從四面燒來。
?、芗边M地表火從兩山夾溝中的溝腹或溝口順風蔓延。
?、荻钙?、亂石、灌叢雜草中,大火燒來行動不便的地段。
?、薮竺娣e的草塘或向陽山坡地段。
搞好后勤保障
為確保滅火隊員的人身安全及滅火戰斗的順進行,在搞好火場通信保障,強化滅火行動安全的同時,還要配齊滅火隊員的個人防護裝備,加強醫療救護工作。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篇2:物業社區宣傳:居民住宅樓著火逃生
居民住宅樓著火怎么逃生?
1.利用門窗逃生
大多數人在火場受困都采用這個辦法。利用門窗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同時,是在受困者較熟悉燃燒區內通道的情況下進行的。具體方法為: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低身沖出受困區?;蛘邔⒗K索一端系于窗戶中橫框(或室內其它固定構件上,無繩索,可用床單和窗簾撕成布條代替),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層窗口,然后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其它人可沿繩索滑下。
2.利用陽臺逃生
在入場中由于火勢較大無法利用門窗逃生時,可利用陽臺逃生。高層單元住宅建筑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臺相互連通,在此類樓層中受困,可拆破陽臺問的分隔物,從陽臺進入另一單元,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建筑中無連通陽臺而陽臺相距較近時,可將室內的床板或門板置于陽臺之間搭橋通過。如果樓道走廊已為濃煙所充滿無法通過時,可緊閉與陽臺相通的門窗,站在陽臺上避難。
3.利用空間逃生
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災占地不大時可利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 法是:將室內(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部分可燃物,清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隊的救援。
4.利用時間差逃生
在火勢封閉了通道時,可利用時間差逃生。由于一般單元式住宅樓為一、二級防火建筑,耐火極限為2.5~2小時,只要不是建筑整體受火勢的威脅,局部火勢一般很難致使住房倒塌。利用時間差的具體逃生方法是:人員先疏散至離火勢最遠的房間內,在室內準備被子、毛毯等,將其淋濕,采取利用門窗逃生的方法,逃出起火房間。
5.利用管道逃生
房間外墻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入,可以利用管道逃生。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于婦女、老人和小孩。
6.注意事項
(1)在火場中或有煙室內行走,應盡量低身彎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2)在逃生途中盡量減少所攜帶物品的體積和重量。
(3)要正確估計火勢的發展和蔓延勢態,不得盲目采取行動。
(4)防止產生僥幸心理,先要考慮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實施。
(5)逃生、報警,呼救要結合進行,防止只顧逃生而不顧報警與呼救
篇3:常減壓車間各類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爐管破裂著火
常減壓車間各類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爐管破裂著火
一常減壓爐爐管破裂著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事故現象
減壓爐爐膛溫度劇增,出現正壓,煙囪冒大量黑煙。
二、事故原因
爐管腐蝕穿孔,泄漏著火。
三、信息報告程序
班長指揮外二操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具體部位,利用現場滅火設施滅火,指揮內操有關部門報告:
1)內操立即撥打“2119”報警,說明常減壓車間減壓爐爐管破裂,大量渣油泄漏著火,請速增援;運行技師在路口引導消防車到達事故現場。
2)立即向車間值班人員或車間領導報告;
3)立即向總調、安全環保處報告,并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防止機動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四、一常減壓爐爐管破裂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1、立即聯系消防隊、調度及車間值班和領導;
2、減壓爐緊急停爐,切斷高壓瓦斯火、油火,低壓瓦斯切出減壓爐,低瓦改放空或去低瓦管網;停送、引風機,開兩爐垂直煙道擋板,常壓爐改自然通風;
3、原油降量處理,開三塔連通線,切斷減壓爐進料,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爐膛給消防蒸汽;
4、減壓破真空,關冷114不凝氣放空閥和去爐102閥;
5、在爐102四路注汽或直接在泵111出口給汽,將爐管內存油趕到塔內;
6、關蠟油去催化和外甩閥,維持減一、二、三線回流量,避免減壓塔填料結焦;
7、減壓塔塔底拿凈存油,塔底給少量蒸汽保持減壓塔微正壓,當減壓塔溫度降下來后,抽凈各集油箱存油,停各減壓側線泵;
8、后部降注水及側線注堿,停減壓(減粘)各種注劑。
9、若事態嚴重,應按緊急停工處理。若長時間停工,減壓系統和重油管線應及時聯系調度掃線。
班組各崗位處理事故步驟
1、班長(負責指揮)
1.1迅速查明原因,指揮外二利用現場消防設施控制火勢;
1.2指揮外二緊急停減壓爐,爐102給消防蒸汽,低瓦切出減壓爐,改放空;
1.3外一開三塔連通線,切斷減壓爐進料,在泵111或減壓爐四路進料處給汽,開常壓爐自然通風門;
1.4外三停引、送風機,甩減壓,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關蠟油外甩和去催化閥。
1.5內操原油降量,開兩爐垂直煙道擋板,減壓破真空(室內);
1.6后部降注水量、側線注堿及停減壓(減粘)各種注劑;
2、內操(對外聯系,原油降量,開垂直煙道擋板)
2.1聯系調度、車間,同時報火警,聯系消防隊,講清著火部位、介質、原因;
2.2原油兩路降量,減壓爐熄火,開垂直煙道擋板,減壓破真空;
2.3勤盯表,嚴防超壓、超溫、超液面情況發生;
2.4 調整常壓系統操作。
3、外二(負責緊急停減壓爐)
3.1減壓爐熄所有油火、掃線,熄高瓦火嘴,低瓦切出減壓爐,改放空,開自然通風門;
3.2 爐膛給事故蒸汽;
3.3減壓破真空,關冷114低瓦去爐和放空手閥,減壓塔底給少量蒸汽,保持塔內微正壓。
4、外一(切斷減壓爐進料)
4.1開三塔連通閥,切斷減壓爐進料,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
4.2配合外三停引、送風機,常壓爐改自然通風;
4.3在泵111出口或減壓爐四路進料處給汽,將減壓爐爐管中存油掃入減壓塔內。
5、外三(停送、引風機,甩減壓)
5.1停送、引風機;
5.2甩減壓,關蠟油外甩和去催化閥,減一、二、三線保持回流,避免減壓塔填料結焦,待減壓塔溫度降下來后,抽空各集油箱中的油,然后停各側線泵,減壓塔底存油拿凈后停泵。
6、后部(負責后部工作)
6.1降原油注水量及側線注堿量;
6.2停減壓系統(包括減粘)各種注劑。
五、事故應急處理注意事項
1、事故處理過程中做到不停工,不超溫、不超壓,事故不擴大;
2、保證減壓塔各側線回流,避免填料結焦;
3、若爐管破裂嚴重,火勢較大,應按照緊急停工處理。
六、事故預防措施及對策
1、每天對減壓爐進行監控,分支溫度、爐膛溫度嚴格控制工藝卡片范圍內,若減壓爐四路進料量太小,應適當注汽,避免爐管結焦;
2、內操重點監控爐膛溫度,負壓、氧含量的變化,發現較大波動,指揮外操查明原因;
3、泄漏不嚴重時,可甩減壓,爐膛給消防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