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堵塞造成的損失樓上樓下業主一起賠償
關于避免下水管道堵塞的溫馨提示
衛生間和廚房的排污管、排水管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設施之一為了確保小區業主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請大家自覺維護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使用排污管和排水管確保排污、排水管線通暢、不堵塞!
案例回顧
小區一個單元同一戶型30多戶的所有房屋共用一個排水管主管道。一天,一層某房屋衛生間溢水,導致污水回灌。隨后,業主老錢通過物業維修人員查找漏水原因,在打開自家衛生間內主下水管觀察口后,從中清掏出大量發絲、塑料袋等污物。老錢認為,下水道排水主管線堵塞導致溢水,樓上住戶均有責任,因此,起訴樓上所有住戶和物業賠償自家損失。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此次事故可以確認,排水主管道堵塞顯然與個別業主使用不當存在因果關系。鑒于無法確定堵塞排水主管道異物的直接來源,也無法查明具體責任人,無法確定責任比例,因此物業公司無責任,應當由包括老錢在內的共同使用管道的30多戶業主,平均分擔老錢所受的財產損失。按市價估值,最終判決樓上同戶型所有住戶均攤賠償老錢家損失。
案例延伸
01新房被污水倒灌,物業不擔責,樓上32戶集體賠償!新房剛裝修好就被淹,地上的字畫被泡壞,南寧市興寧區某小區10棟2樓的一名業主丘女士認為是下水道堵塞導致污水倒灌引起的。她先是將開發商、物業起訴至法院,后又追加同一戶型的32戶業主為被告。一審判決開發商和物業沒有責任,由丘女士和樓上的32戶業主承擔責任。
02業主共用下水管被堵,一樓浸水,肇事者不明,樓上業主共同擔責!因公用下水管道被破布、濕巾等堵住,一樓住戶被反水淹屋,家具、家電和木地板遭到不同程度浸泡。由于不知向誰討要損失,一樓住戶將樓上4住戶及小區物業告上法庭,索賠2.7萬元。近日,良慶區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判決,由于無法確定堵塞物為該單元哪一住戶所丟棄,因此判決樓上4住戶共同承擔5600元的賠償責任。小區物業公司已盡到管理、維護的責任,且在事發后積極協助處理,避免了原告的財產受到更大的損失,所以物業公司不需承擔責任。
法律提示
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問題。共有部分應分為兩大類:一是法定共有,即涉及物權法所規定的物業服務用房、公用設施等;另一部分是自然共有部分,即在司法解釋中所列舉的包括建筑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墻、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通道、樓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屬設施、設備,避難層、設備層或者設備間等結構部分。對于共有部分,相鄰各方共同使用人應當共同維護公共設施,保證公共設施的正常使用。正常情況下,共用水管道屬于公共設施,由物業公司進行維護保養。但該案根據漏水原因,是個別業主違規使用下水道導致的,由此免除了物業公司的責任。從維護公共利益角度出發,共有設施在業主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而無法查明造成問題的具體責任人時,在無免責事由的情況下,各業主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注意事項
1、切勿將裝修材料,如水泥漿、大白膏及塑料漂浮物等雜物倒入廚房或衛生間管道內;
2、2樓住戶要定期使用火堿或者熱水沖洗一下下水管;
3、請勿將食用油脂和蔬菜殘渣倒入下水道;
4、食用油脂和蔬菜殘渣是導致下水道堵塞及妨礙水處理的原因之一,蔬菜殘渣等作為生活垃圾進行回收,請勿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5、舊油、剩油等請用報紙等將油吸干,然后作為可燃垃圾進行處理;
6、請勿將衛生紙等物品一起沖入下水道,很多紙巾和紙尿布都不易吸收水分。如果將這些物品沖入下水道,不但容易造成便器堵塞,而且也會降低污水處理廠的水處理效率;
7、請勿將汽油和稀釋劑等倒入下水道,如果將汽油或者稀釋劑等揮發性高的危險品倒入下水道,可能導致爆炸等危險性事故的發生,請切記勿將此類物品倒入下水道;
8、請勿將垃圾扔在雨水溝及窨井蓋內,被扔在道路等兩旁雨水溝里的垃圾,是導致下水道堵塞,并產生惡臭的原因之一;
9、在一些特定的區域,下水會直接流入河流,這些垃圾成為污染河流的原因。
篇2:飲料瓶堵塞排水管 裝修受損物業被判賠償
天降暴雨,樓頂的飲料瓶堵住了排水管道,結果雨水都溢到了居民的家中,導致居民的裝修損壞,物品受損,此為自然損失還是物業公司管理不當?日前,楊浦區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物業公司賠償居民17000余元。
沈先生是本市一小區501室業主,在20**年8月23日凌晨1點30分左右,因天突降暴雨,沈先生發現屋外下雨,而雨水卻從6樓直接滲入到他的房間,他家中的床墊、竹席、毛巾毯、被子、電風扇等設備都不同程度地被水浸濕,裝修也遭到一定的破壞。沈先生發現之所以房間進水,是因為樓頂的排水管道被飲料瓶給堵塞,致使雨水不能及時從雨水管道中排出,雨水沿屋面縫隙先流入601室屋頂、墻頂和吸頂燈等處,之后就流入沈先生的501室。物品受損,裝修遭水,沈先生就找物業公司要求索賠,可是雙最終沒能達成一致意見。之后,沈先生就將物業公司告到法庭。
法院審理認為,物業公司作為物業管理企業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和設施有定期養護的義務,但由于其疏于管理,致使落水管被異物堵塞,造成暴雨時排水不暢,結果雨水浸入沈先生家中造成損失,所以物業應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經鑒定,沈先生家的裝潢修復費用為14749.15元,其他物品損失2808元。最終法院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案件判決后,審理該案的承辦法官對記者講,隨著夏天雨季的到來,因雨水引起的物業管理糾紛有可能會增多,希望該案能夠給廣大物業公司起個警示作用,提前做好有關的預防工作,以避免產生類似本案的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篇3:物管案例:大廈排水干管容易堵塞怎么辦
未雨綢繆——大廈排水干管容易堵塞怎么辦
某大廈有8條污水干管和16條雨水干管。這些排水干管一旦某個部位出現堵塞,就會發生室內急速返水現象,進而導致不同程度的水浸災害。搶修起來十分費力不說,業主住戶還怨聲載道。
為了避免費力不討好,管理處堅持未雨綢繆,防范于前。他們采取了相應的針對性技術措施:一是每年2月,在征得有關方面同意之后,利用消防水強力沖刷鋪設在轉換層的污水干管(消防水用于它用,要事先取得有關部門同意,這道手續是萬萬不可簡化的),清除管壁沉淀的污垢;二是每年雨季之前,在做好4樓業主工作的基礎上,進入室內拆開從其陽臺頂部彎出室外的雨水干管疏通孔,清除彎角部位積存的銹皮和雜物。進而,保證了排水干管的常年通暢。
點評:對問題有三種處理方式:未出問題先行防范,出現問題立即解決,等問題成堆在說。人們自然都要推崇前者,因為這樣最主動、最經濟。但推崇不等于就能如此去做,沒有預見性和責任心,知之亦難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