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芯筒垂直度、筒壁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尺寸控制
1 核芯筒垂直度控制
電視塔核芯筒高度436.75m,橢圓形筒體截面尺寸長短軸僅為18×15m,截面臺階狀收縮變化,施工工藝中橫向水平結構滯后施工。故核芯筒的垂直度控制顯得十分重要,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我們從測量技術、測量設備、施工設施構造幾方面著手,來控制核芯筒的垂直度的精度達到優質工程的要求。
1.1測量技術的保障措施
1)在核芯筒的外墻內壁上標定位置固定,布置強制對中測量平臺;在整體提升鋼平臺上的向上投影位置固定布置強制對中測量點接收平臺。
2) 將天頂儀在強制平臺上設站,將底部強制平臺中心的坐標垂直向上投影至整體提升平臺的強制對中接收平臺。
3) 在提升平臺的結構放射梁上,相對于強制對中點的坐標,測設出橢圓外墻內壁每塊模板定位控制點。從而使核芯筒外墻每一點垂直度都得到控制。
詳細的測量技術內容見本篇第一章第五節敘述。
1.2測量設備的保障措施。
選擇天頂儀等設備精度滿足垂直度控制要求。
1.3施工設施構造的保障措施
1)配置有足夠剛度的整體提升平臺與內核空間格構柱框架。平臺在提升過程中,有可能產生扭轉,平移偏位,內核框架提供了一個糾偏的可靠支撐點。
2)考慮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兩種情況的最不利工況。用有限元對其體系進行分析計算,其模型見圖2.3.3。
圖2.3.3整體提升平臺與內核空間格構柱框架模型計算圖
從計算結果可知:在工作狀態下,格構柱頂部最大位移12.5mm;非工作狀態,格構柱頂部最大位移21.1mm,使整體提升平臺施工在受控狀態。
2 核芯筒截面幾何尺寸的控制
核芯筒墻體的幾何尺寸控制和墻體表面光潔度平整度的控制,使核芯筒表面達到清水混凝土的質量要求,是本工程確保獲得魯班獎外觀質量指標重要控制點之一。
在施工中將采取以下幾條措施。使核芯筒墻體截面厚度尺寸控制在0~+5mm誤差范圍內,外墻表面達到清水混凝土的質量要求。
2.1模板的定位測量
詳見本章1節的敘述
2.2高精度、高強度的模板保證措施
設計高強度的模板,使模板在5.2米高混凝土側壓力的作用下,綜合彈性變形小于3mm,外墻模板面板采用6mm優質冷軋鋼板,模板面板拼縫進行金加工切削铇邊,使模板拼縫間隙小于1mm。面板接縫不平度小于0.5mm,達到清水混凝土表面質量要求。外觀質量滿足魯班獎要求。
模板的分塊和單塊弧度嚴格按橢圓的弧度尺寸加工,從而保證核芯筒外型尺寸的正確。
2.3采用先進模板對拉螺栓定位技術
剪力墻內外模的對拉固定。采用H型節安螺母系列技術,該技術原為芬蘭技術,由上海建工集團在上海南浦大橋塔座施工中應引進,經專業單位改進限位技術后,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
該對拉螺桿系統有三部分組成,分為外螺桿、H型螺母和內埋螺桿。如下圖2.3.4:
圖2.3.4拉螺桿示意圖
根據墻體厚度,配置內埋螺桿,其長度要求在兩端擰上H型螺母后的實際長度等于墻體厚度減去2mm。通過澆混凝土后的正常脹模達到設計尺寸,將此作為墻體幾何尺寸的限位。墻體兩側模板通過外置螺桿旋入進行固定。
其外置螺桿和H型螺母可重復周轉應用。
內埋螺桿永久留在墻體中,它可以徹底消除因穿墻螺孔修補不當而引起滲水質量隱患。
同時當H型錐形螺母擰出重復應用后在墻面上留下一個深Φ75~70mm錐形孔洞內埋螺桿在孔洞中伸出30mm,可作為墻面孔修補混凝土的錨筋。從而消除了外墻修補混凝土脫落的質量隱患。
應用H型螺母對拉螺桿固定模板技術。根據以往大量工程實踐經驗證明,可以確保剪力墻體的截面尺寸控制在±0~5mm誤差之間。從而使核芯筒的幾何尺寸得到有效控制。
3 保證清水混凝土質量的其它措施
清水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是多方面的綜合控制。除核芯筒的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外還有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配合比設計、鋼筋工程、混凝土澆注施工等方面的控制。
3.1模板工程見前述2節的相關內容。
3.2原材料選擇見本章7.1的相關內容。
3.3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和試驗控制。
混凝土的配制要經過多次試驗最終確定最佳的配合比。要注意混凝土通氣性、和易性,以方便澆注,減少表面的氣孔。詳細內容參見本章7.2.1相關內容。
3.4鋼筋工程:在清水混凝土質量控制中,主要是混凝土保護層的控制;表面外埋件的施工控制及埋件銹蝕和鋼筋銹水下淌污染的控制。其詳細內容見本章5.5。
3.5混凝土澆注施工
要注意分層澆注,強化振搗工藝,"快插慢拔",由截面中心向外振搗的方法,主要目的為減少混凝土表面的氣孔,詳細內容見本章7.2.3。
篇2:核芯筒工程其它合理化建議
核芯筒工程其它合理化建議
1 提高工程質量的合理化建議
1) 在橢圓形箱形基礎側壁四周,標高-11.50m以下由設計單位增加一通厚400mm厚寬1000~1200mm的配筋施工縫抗滲構造。因為箱基混凝土標號和-10.00m大底板混凝土標號不同,必然在箱基側壁形成一條結構性的施工縫。其構造如圖2.3.1所示。
增加一個環向抗滲構造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對防止-10.00m底板的滲漏也是十分有益的。
核芯筒箱基施工抗裂防滲構造圖(合理化建議)
2) 在A區-5.00m標高處的地下室基礎底板較薄,僅為400mm厚。故地下室底板的抗滲問題是質量控制的難點,這樣大面積地下室難免有不可預見的裂縫產生。
故建議在做地下室底板之前,先在墊層上做一層防水層構造層。這樣能有效地防止地下室底板的滲水。
3) 在核芯筒外墻外側保護層中增加Φ6鋼筋網片,增加墻壁的抗裂能力,從而有效地減少豎向裂縫的產生。
4) 由于在核芯筒有的區域鋼筋很密,建議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并在模板外附著振搗的方法,保證工程質量。
2 降低工程成本方面的合理化建議
1)核芯筒外圍墻體14根勁性鋼骨柱的綜合利用。
在核芯筒混凝土結構主體施工工藝必須要用到整體提升平臺工藝,而提升平臺的支承必須要在剪力墻體設置平臺格構柱。這在全高436米的核芯筒中,10根附加格構柱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耗鋼總鋼位約650噸,拆合成本約325萬元。
在核芯筒的結構設計中,外圍墻體原本就有14根勁性鋼骨柱,其剛度遠大于施工平臺所需的格構柱。在技術上也完全能不對鋼骨柱作截面削弱和改變。直接利用作為提升平臺的支承立柱。
其利用方案見圖
操作平臺結構平面圖(合理化建議)
這樣就可以省去附10根施工格構柱,節約施工成本支出300多萬元。
同時可簡化施工工藝流程,加快核芯筒施工速度,也提高了施工的完全度。工程質量也充分得到保證。
2)建議鋼管混凝土內混凝土標號隨結構高度升高而減小,以適應結構受力情況方便施工。
3)建議核芯筒的小開間和不規則開間的水平結構底板,采用壓型鋼板,在鋼筋保護外側設置壓型鋼板定位裝置。以方便支模,可以使水平結構墻體同步施工,有利于核芯筒施工階段的結構受力。
4)根據廣州地區的氣象條件,在核芯筒測量時,采用22℃的溫度為測量基準。
篇3:核芯筒專項進度計劃進度保證措施
核芯筒專項進度計劃及進度保證措施
1、鋼筋混凝土核芯筒專項進度計劃
通過對鋼筋混凝土核芯筒混凝土和鋼筋用量的詳細分析,采用整體提升鋼平臺工藝施工鋼筋混凝土,可以實現核芯筒先行,并與鋼結構施工合理搭接,具體的施工進度計劃如下:
?。?)表9.3**新電視塔工程核芯筒標準段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
?。?)表9.3核芯筒標準段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
?。?)表9.3核芯筒專項進度計劃橫道圖
?。?)表9.3**新電視塔工程核芯筒標準段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
?。?)表9.3核芯筒標準段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
?。?)表9.3核芯筒專項進度計劃橫道圖
2、保證措施
1)一旦中標,我方總承包管理人員做到接到通知即刻安排進場,立即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2)成立由聯合體方上海建工集團副總經理林錦勝任總指揮的項目指揮部,對本工程施工進度、資金、物資、設備進行總調度和平衡,解決施工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確保該工程順利進行。
3)總承包項目經理部用周計劃控制分部分項工程進度,按計劃要求,每周召開一次平衡調度會,及時解決勞動力、施工材料、設備調度問題,確保工程按計劃實施。
4)本工程施工時,將取消節假日、休息日,并采用1-2班制晝夜施工方法來縮短工期,并配齊相應的勞動力。
5)為加快施工速度,視施工進展和需要,機械和設備材料超常規投入,公司可以確保供應相應的設備和材料,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6)我方各類鋼材庫存充裕,可滿足工程急需串換要求,隨時可以調運現場,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7)發揮我方總承包管理的優勢,協調多支施工作業隊伍,平面分區域同步進行,立體上下交叉施工,確保工期目標實現。
8)為充分體現我方的施工技術水平,本工程運用多項先進的施工工藝,依靠技術領先,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快速進行。
9)依據以往施工經驗,安裝預埋件、套管等工作可以在結構施工階段與土建緊密配合,交叉作業,做到盡量不占或少占關鍵工期,縮短施工工期。
10)砼輸送方面,優化級配,采用大功率砼固定泵,一泵至頂的新工藝,縮短砼澆搗時間。在進行大方量砼澆搗中,協調好砼的組織供應,保證砼順利澆搗。
11)在人貨梯及塔吊爬升時,要求交錯進行,保證對垂直運輸的需求,滿足進度要求。
12)在工程驗收上,以幕墻工程為裝飾工程的第一"瓶頸"前提分階段核驗,有利于各承包商能夠提前進場進行流水搭接施工,滿足對工期的要求。
13)在大臨布置上,考慮主塔核芯筒內安排四臺人貨電梯,既能滿足垂直運輸的需要,也有利于幕墻封閉工作,有利于內裝飾工程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