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樓預應力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本工程三至六層在禮堂、餐廳和跨度較大的梁采用有粘結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本工程預應力梁名稱如下:
3YL1(3)800×20004-12Y(300,120,300)1根
3YL2(1)600×20003-7Y(200,120,200)1根
3YL3(1)600×10003-7Y(200,120,200)1根
3YL4(1)800×20005-12Y(300,100,300)2根
3YL5(1)400×11002-7Y(200,120,200)2根
4YL1(1A)500×11002-7Y(200,120,200)4根
5YL1(1)400×11002-7Y(200,120,200)2根
5YL1(3)400×13502-9Y(250,120,250)1根
6WKL10(1)400×16002-9Y(250,120,250)1根
6WKL15(1)760×20005-12Y(300,100,300)2根
6WKL22(1)450×11002-7Y(200,120,200)2根
一、材料及設備要求
1、預應力鋼筋
1)預應力鋼筋采用鋼絞線φj15.24,其規格和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預應力砼用鋼絞線》(GB/T5224-95)的規定要求;
2)張拉端錨具采用OVM15-7,固定端采用OVM15-P,其性能應符合行業標準《預應力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92)的規定要求;
3)根據設計要求,對每根梁預應力筋進行計算,在現場下料制作,然后用塔吊運至施工地點。
2、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要注意比同層普通梁板混凝土高一個等級。
3、張拉設備、錨具的標定與檢測
張拉設備采用穿心式千斤頂YCM-150,該千斤頂構造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錨固回縮損失小。在預應力張拉之前對張拉設備應進行標定,確定油表讀數,然后按標定數據和千斤頂配套使用,以減少累積誤差,提高測力精度。
4、材料抽檢
1)鋼絞線檢驗:從每批重量不大于60t的鋼絞線中任取3盤,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捻距和力學性能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進行外觀檢查、硬度檢驗和靜載錨固性能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二、施工準備
1、腳手架(板)搭設高度符合張拉操作要求,低于樓面標高800-1200mm。局部鋼筋綁扎、模板制作安裝拆除應符合梁、墻柱部位張拉端的要求。
2、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
3、加強施工配合,與其他工種的協調與配合工作,各工種、各工序穿插進行、流水作業,實現時間與空間上的無縫搭接,縮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4、鋼絞線運到現場后,按計算長度下料,編束、上好標牌,并進行固定端錨具制作,分類堆放。
三、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流程
支梁底模板
綁扎梁鋼筋
預埋波紋管
支梁側模板
澆筑混凝土
留置混凝土試塊
養護、拆梁側模
支梁底模板穿筋
綁扎梁鋼筋
張拉預應力筋
砼試塊試壓
預埋波紋管
孔道灌漿
制作水泥漿試塊
封錨防腐處理
水泥漿試塊試壓
拆梁底模板
四、施工要點
1、預應力制作鋼絞線下料宜用砂輪切割機切割,不可用電弧切割。
綱絞線編束用20號鐵絲綁扎,間距1m。編束時應先將鋼絞線理順,并盡量使各根鋼絞線松緊一致。
2、波紋管的連接與安裝
波紋管的連接采用大一號同型波紋管。接頭管的長度為200-300mm,其兩端用密封膠帶封裹。
波紋管的安裝,應事先按設計圖中預應力筋的曲線坐標,用鋼筋井架固定,間距不大于1.5m,鋼筋井架與箍筋焊牢,焊接時應用石棉板覆蓋保護波紋管,避免燒傷,箍筋底部應墊實。波紋管固定后必須用鐵絲扎牢,以防澆筑砼時波紋管上浮而引起嚴重的質量事故。
波紋管安裝后,應檢查其位置,曲線設計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波紋管的固定是否牢靠,接頭是否完好,管壁有無破損等。如有破損,應及時用粘膠帶修補。
3、灌漿孔與泌水管設置在兩端及跨中處應設置灌漿孔和排氣孔。在張拉端錨具處設置泌水管,泌水管伸出梁面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泌水管也可兼作灌漿管用。灌漿孔的作法是在波紋管上開口,用帶嘴的塑料弧形壓板與海綿墊片覆蓋并用鐵絲扎牢,再接增強塑料管(外徑20mm,內徑16mm)。
4、預應力筋穿入孔道:本工程預應力筋采用先澆筑梁后用人工整束穿入預埋波紋管的方法。
5、預應力張拉與錨固預應力筋張拉前,應提供梁混凝土的強度報告,本工程設計要求達到設計強度75%。梁端部預埋鋼板與錨具接觸處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殘渣等應清除干凈。
安裝錨具時應注意工作錨環和錨板對中,夾片均勻打緊并外露一致;
千斤頂的工具錨孔位與梁端部工作錨的孔位排列要一致,以防鋼絞線在千斤頂穿心孔內打叉。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采用一端張拉。每根梁預應力筋分兩批進行張拉。預應力筋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施工。張拉時必須嚴格按油表標定的讀數進行張拉,設備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程序,嚴格按操作要求施工,嚴格擅自超張拉。
張拉控制力fcon=1302MPa
每根張拉力N=fcon×A=1302×139.98=182.28KN預應力張拉程序為:0→0.1fcon→1.03fcon→錨固張拉采用應力應變雙控的方法,即按應力控制為主,用應變(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計算值偏差超過-5%~+10%時,應停止張拉,查明原因后才能繼續。
6、孔道灌漿預應力筋拉后,利用灌漿泵將水泥灌到預應力筋波紋管道中去。水泥采用42.5R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水灰比為0.4-0.45。水泥漿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超過3%。
在水泥漿中摻入適量的減水劑,一般可減少10%-15%,水灰比降為0.36-0.40,泌水小,收縮微,對保證灌漿質量有好處;同時在水泥漿中摻入水泥重量為0.05‰的鋁粉,可使水
泥漿獲得2%-3%的膨脹率,對提高孔道灌漿飽滿度有好處,同時也能滿足強度要求。水泥漿強度,不應低于M20級。攪拌好的水泥漿必須通過濾器置于貯漿桶內,并不斷攪拌,以防泌水沉淀。
灌漿工作采用灌漿泵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并應排氣通順;在孔道兩端冒出濃漿并封閉排氣管后,灌漿壓力0.8N/mm2左右,灌滿漿后應穩壓不少于30秒。然后再封閉灌漿孔。
7、預應力筋切割與封錨防腐處理用手提式砂輪切割機切除多余的預應力筋,用C40細石混凝土封閉錨頭。
篇2:高速公路X合同段預應力砼梁板孔道水泥壓漿配合比設計報告
高速公路z合同段預應力砼梁板孔道水泥壓漿配合比設計報告
一、設計依據
1、本合同段設計文件。預應力砼梁板設計標號為C50。
2、《公路橋涵工技術規范》(JTJ41-2000)
二、設計要求
1、水泥漿設計標號為50MPa。
2、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水泥。水泥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42.5。
3、水宜采用清潔飲用水
4、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動性好、最小滲出及膨脹性等特性的外加劑,不得含有對預應力鋼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學物質。
5、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4~0.45,摻入適量減水劑時,水灰比可減小到0.35。
6、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過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應在24h內重新全部被漿吸回。水泥漿的膨脹率應小于10%。
7、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間。
三、原材料說明
1、水泥
廠牌:建德“海螺”,規格:P.O42.5。
2、水
采用清潔的生活用水。
3、外加劑
產地: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規格:JM-HF(低泌水、微膨脹)高性能灌漿外加劑
以上原材料各頂技術指標均符合JTJ41-2000技術要求。
四、配合比設計
1、計算初步配合比
根據以上材料的技術指標和設計要求,確定水膠比W/C=0.37,計算單位水泥用量為1423Kg/m3,外加劑摻率為膠凝材料總量的13%,即185Kg/m3,用水量為527Kg/m3。則水泥漿的初步配合比為:水泥:外加劑:水=1238:185:527?。↘g)
2、試拌及工作性檢驗
按初步配合比試拌水泥漿拌和物10L,各材料用量
水泥:12.38Kg 外加劑:1.85Kg 水:5.27Kg
拌制后,測定其泌水率、膨脹率及稠度,試驗結果如下:
項目 試驗結果 規范要求
3h 24h
泌水率(%) 1.6 0?。?
膨脹率(%) 1 0.8 10
稠度(s) 17 14~18
試驗結果符合設計要求。
3、檢驗強度及確定試驗室配合比
將試拌料制成70.7mm標準立方體試件2組,經標準養護,測得7d、28d的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如下:
水膠比/ 水泥(Kg) 外加劑(Kg) 水(Kg) 實測表觀密度(Kg/m3) 7d強度(MPa) 28d強度(MPa)
0.37 1238 185 527 1950 49.7 61.4
試驗結果符合設計要求。
最后確定50MPa水泥漿試驗室配合比為:
?。ㄋ?外加劑):水=(1238+185):527
1:0.37
篇3: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無粘結預應力鋼筋由7-Φ↑s5高強鋼絲組成鋼絲束或用7-Φ↑s5高強鋼絲扭結而成的鋼鉸線,通過防銹、防腐潤滑油脂等涂層包裹塑料套管而構成的新型預應力筋。
它與施加預應力的混凝土之間沒有粘結力,可以永久地相對滑動,預應力全部由兩端的錨具傳遞。這種預應力筋的涂層材料要求化學穩定性高,對周圍材料如混凝土、鋼材和包裹材料不起化學反應;防腐性能好,潤滑性能好,摩阻力小。對外包層材料要求具有足夠的韌性,抗磨性強,對周圍材料無侵蝕作用。
這種結構施工較簡便,可把無粘結預應力筋同非預應力筋一道按設計曲線鋪設在模板內,待混凝土澆筑并達到強度后,張拉無粘結筋并錨固,借助兩端錨具,達到對結構產生預應力效果。由于預應力全部由錨具傳遞,故此種結構的錨具至少應能發揮預應力鋼材實際極限強度的95%且不超過預期的變形。施工后必須用混凝土或砂漿妥加保護,以保證其防腐蝕及防火要求。無粘結預應力結構適用于跨度大于6米的平板。單向板常用跨度為6~9米,跨高比約為45。
對跨度在7~12米,活荷載在5KN/m↑2以下樓蓋,可采用雙向平板或帶有寬扁梁的板雙向平板的垮高比約為40~45,帶柱帽和托板的平板、密肋板或梁支承的雙向板,適用于建造更大跨度或活荷載較大的樓蓋。
無粘結預應力筋也可應用在較大跨度的扁梁上或井字梁和密肋梁上,梁的高跨比:樓層不超過25;屋頂層不超過28。采用無粘結預應力結構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層高和減輕結構自重;改善結構的使用功能,樓板撓度小,幾乎不存在裂縫;大跨度樓板可增加使用面積,也較容易改變樓層用途;施工方便、速度快;節約鋼材和混凝土;
可用平板代替肋形樓蓋而降低層高等,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用于辦公樓、商場、旅館、車庫、倉庫和高層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