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超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樁)施工技術

6347

  超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樁)的施工技術

  通州市建工大廈工程基礎施工中,采用超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樁),打樁前需做好樁錘、樁架選擇,確定管樁齡期,打樁過程中插樁、錘打、接樁、送樁均采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該工程中PHC樁所具有的單樁承載力高、樁身耐錘擊性好、穿透力強、造價便宜等特點均得到很好的體現。

  通州市建工大廈主樓東西長36m,南北寬18m,地上20層,地下1層,建筑面積12000m2。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物總荷載約200000kN,最大單柱荷載6700kN o基礎采用筏板基礎,樁采用超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樁),規格為ф600×110,樁長24m(2根12m校對接),主樓共打設93根樁,設計單樁承載力3100kN。

  1 PHC樁特點

  (1) 嚴格按照國標GB13476-92及日本JISA 5337標準生產,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80級。

  (2) 單樁承載力高,設計范圍廣。在同一建筑物基礎中,可使用不同直徑的管樁,容易解決布樁問題,可充分發揮每根樁的承載能力。

  (3) 單??山映扇我忾L度,不受施工機械能力和施工條件局限。

  (4) 成樁質量可靠,沉樁后樁長和樁身質量可用直接手段進行監測。

  (5) 樁身耐錘擊和抗裂性好,穿透力強。

  (6) 造價低廉。其單位承載力價格僅為鋼樁的1/3-2/3,并節省鋼材。

  (7) 施工速度快,文明施工o

  2 打樁準備

  2.1樁錘的選擇

  選擇樁錘時,必須充分考慮樁的形狀、尺寸、重量、入土長度、結構形式以及土質、氣象等條件,并掌握各種錘的特性。樁錘的夯擊能量必須克服樁的貫入阻力,包括克服樁尖阻力、樁側摩阻力和樁的回彈產生的能量損失等。如果樁錘的能量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則會引起樁頭部的局部壓曲,難以將樁送到設計標高。鑒于本工程有軟、硬兩種土層,故選用了蒸汽錘,錘重8t。

  2.2樁架的選擇

  樁架的設置、安裝和準備工作對打樁效率有很大影響。樁架選用D-308S型履帶行走式樁架,其最大特點是移動靈活,使用方便,運行機構為履帶,對路面要求比較低o

  2.3 施工組織設計和樁位測設

  根據打樁施工區域內的地質情況和基礎幾何形狀,要合理選擇打樁順序,對周圍建筑物采取預防措施。根據樁基施工圖進行樁位測設。

  2.4 堆存吊運

  管樁一般需設計兩個支點,其吊點需符合位置要求。管樁堆存需要使用軟墊(木墊)。管樁起吊運輸中應免受振動、沖撞。

  2.5 管樁齡期的確定

  管樁從制造成型到打樁施工的間隔時間宜盡量長些,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以上(若在工廠制造,一般按80%的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出廠),故要求現場要堆存一定量的樁,按"先進場樁先打"的原則,滿足管樁的強度要求。

  2.6 檢查修整

  管樁施工前應再次逐根檢查,即檢查混凝土樁有無嚴重質量問題,對管樁兩端應清理干凈,施焊面上有油漆雜物污染時,應清刷干凈。

  3打樁階段技術措施

  3.1 插樁

  樁打入過程中修正樁的角度較困難,因此就位時應正確安放。第一節管樁插入地下時,要盡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確。開始要輕輕打下,認真檢查,若有偏差應及時糾正,必要時要拔出重打。校核樁的垂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兩個方向(互成90°)的經緯儀使導架保持垂直。通過樁機導架的旋轉、滑動及停留進行調整。經緯儀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處,并經常加以調平,使之保持垂直。

  3.2 錘打

  因地層較軟,初打時可能下沉量較大,宜采取低提錘,輕打下,隨著沉樁加深,沉速減慢,起錘高度可漸增。在整個打樁過程中,要使樁錘、樁帽、樁身盡量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必要時應將樁錘及樁架導桿方向按樁身方向調整。要注意盡量不使管樁受到偏心錘打,以免管樁受彎受權。打樁較難下沉時,要檢查落錘有無傾斜偏心,特別是要檢查樁墊樁帽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需更換或補充軟墊。每根樁宜連續一次打完,不要中斷,以免難以繼續打下。

  3.3 接樁

  接樁時要注意新接樁節與原樁節的軸線一致,兩施焊面上的泥土、油污、鐵銹等要預先清刷干凈。當下節樁的樁頭距地面1-1.2m時,即可進行焊接接樁。接樁時可在下節樁頭上安裝導向箍,以便新接樁節的引導就位。上節樁找正方向后,對稱點焊4-6點加以固定,然后拆除導向箍。管樁焊接施工應由有經驗的焊工按照技術規程的要求認真進行;施焊第一層時,宜適當加大電流,加大熔深。采用手工焊接,第一層用ф3.2或ф4.0的E4320型焊條,第二層以后用ф4.0-ф5.0的E4320型焊條,要保證焊接質量。

  3.4 送樁

  為將管樁打到設計標高,需要采用送樁器,送樁器用鋼板制作,長4m。設計送樁器的原則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將沖擊力有效地傳到樁上,并能重復使用。

  4 打樁記錄和周圍建筑物觀察

  打樁過程中應詳細記錄各種作業時間,每打入0.5-1m的錘擊數、樁位置的偏斜、最后10擊的平均貫人度和最后1m的錘擊數等。

  打樁過程中應詳細觀察周圍建筑物沉降或上升情況,在建筑物上設置觀察點,利用遠處的固定水準點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確定沉降或上升情況。經實測,裙樓東側3m處的建工園招待所沒有沉降或上升現象,僅頂板出現一些輕微裂縫?,F建工大廈竣工已1年多,招待所使用正常,對結構無不良影響。

  5 PHC管樁與基礎底板連接技術

  為有效防止基礎上浮并保證基礎和樁基的整體協同工作,在筏板基礎鋼筋綁扎前,采用了如此的作法,從而保證了管樁與基礎的連接。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露出管樁后,清理管樁孔內的垃圾及污物,用十一夾板作底模,用12號鐵絲懸吊于孔內,鋼筋按要求綁扎,用不低于C40的混凝土灌筑,混凝土中微摻UEA膨脹劑(摻量10%)。待基礎底板鋼筋綁扎時,管樁錨筋與基礎底板鋼筋要焊牢,基礎底板鋼筋與管樁樁頭也要焊牢。

  6 試壓樁

  6.1 試樁要求

  為確定單樁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打樁前進行了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試樁數量為三組,第一組試樁1根,錨樁6根;第二組試樁1根,錨樁4根;第三組試樁1根,錨樁4根。試樁最大預加荷載為:第一組6200kN,第二組5000kN,第三組4000kN。

  6.2 試樁標準

  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QJ 94-9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中有關標準,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進行。

  6.3 試樁裝置和加載時間

  豎向靜載荷抗壓試驗采

用錨樁橫梁反力裝置。整個加荷利用電動油泵帶動2臺5000kN油壓千斤頂加荷,用荷重傳感器、荷重顯示器和0.4級精密油壓表顯示荷載,電測位移計和機械表兩種手段同時測讀沉降值,計算機采樣、記錄、整理和打印數據。為防止儀器受外界干擾,特備有一空調封閉工作間,以保證儀器的正常工作。試樁與錨樁沉樁10d后即可加載o

  6.4 試樁結果

  試樁、錨樁均為正式工程樁,第一根試樁要求加荷到6200kN,當加到第7級(4960 kN)時,1h后沉降量突然增大,達到16.67mm/h,且總沉降量已到38.06mm,顯然地基已達到破壞,因而終止試驗。根據試樁的Q-s曲線和s-1gt曲線顯示,極限荷載取4340kN。第二根試樁要求加到5000kN,當加到第9級5000N時,45min后沉降量突然增大,達15.25mm/h,且總沉降量已到36.51mm,顯然地基也已達到破壞,因而終止試驗。根據試樁的Q-s曲線和s-lgt'曲線顯示,極限荷載取4500kN;第三根試樁要求加到4000kN。穩定后又要求繼續上加2級到4800kN,此級穩定后終止加載,極限荷載取4800kN。據此算出試樁結果統計特征值:Qum=4547kN,Sn=0.052,因此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uk=Qum=4547kN,滿足設計要求。

  7 施工體會

  (1) "重錘低打"能有效降低錘擊應力。樁錘對樁頭的錘擊速度越快,在樁身上產生的應力波強度也越高,即打樁應力與錘擊速度成正比,所以為降低錘擊應力并保持較好的貫入度,采用了較重的樁錘(樁錘重8t)和較低的速度施打,效果良好。

  (2) 樁頭襯墊效應對錘擊應力也有直接影響。為延長錘擊作用時間、降低錘擊速度,并借以降低錘擊應力,選用軟厚適宜的木樁墊,收到良好效果。

  (3) 選擇合理的打樁施工順序,能減小樁的側向位移,對周圍建筑物不會有大的影響。

  樁基側向位移是軟弱地基施工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現象,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制訂出合理的打樁施工方案,并采取相應措施,可以把打樁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A形狀規則的打樁施工順序應先里后外,由中心逐漸往外側對稱施工。本工程基礎形狀規則,施工時遵循"對稱施工"的原則,確保了基礎內擠壓應力的平衡。

  打樁施工時,先打主樓樁--深樁(24m長),后打裙樓樁--淺樁(9m長);先打跨中樁,后打邊區樁;先打近樁,后打遠樁;先打毗鄰建筑物的樁,后打遠離建筑物的樁。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樁基的側向位移。

  (4) 防震溝的設置有效地降低了對臨近建筑物的影響,裙樓東側建工園招待所基礎為條形鋼筋混凝土基礎,深1m,基礎底板邊離大廈地下室外墻僅2.5m,樁基施工前開挖了一條寬0.8m、深2m的防震溝,溝中滿填黃砂,經觀察和檢測,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招待所結構無不良影響。

  (5) PHC樁采用C80混凝土,強度高;鋼筋采用預應力螺旋筋,抗裂性好,因此成樁質量可靠,不易損壞,實際施工中,僅2根樁破裂,補救措施也方便快捷。

  (6) 采用PHC樁,可做到現場清潔,文明施工。

篇2: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中常見問題防治措施

  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1、樁身斷裂:

  主要原因:一是樁制作時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管壁厚薄不均勻,樁身彎曲超過規定,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樁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未被發現;二是沉樁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或是接樁焊縫不飽滿,焊后自然冷卻時間不夠,接樁時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產生了曲折;三是地質土層軟硬變化或有堅硬障礙物時,把樁尖擠向一側;四是施工場地不平、爛泥、積水多,造成壓樁時機身不平穩。

  防治措施:一是對樁身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樁的堆放、吊運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二是在壓樁過程中應經常觀測樁身的垂直度。當樁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時,應找出原因并及時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接頭處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三是施工前應對樁位下的障礙物進行清理;四是應保證施工場地平整堅實。

  2、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質勘察報告中未能特別強調淺層障礙物及局部的土層分布深度和性質,導致沉樁時遇到老基礎、大孤石,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實砂層、沙礫石層等無法施工;二是樁機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樁沉不到或沉過設計要求的控制標高。

  防治措施:一是探明工程地質情況,必要時應作補勘,正確選擇持力層或標高;二是選用的樁機大小應與設計要求、樁徑、樁長及地質情況相匹配。

  3、樁頂位移:

  主要原因:一是測量定位放線不準,樁位偏差較大;二是樁數較多、樁間距較小,或是壓樁線路選定不合理,產生擠土效應土體向上隆起,引起相鄰的樁身上??;三是土方開挖方法及順序不正確,引起樁身傾斜。

  預防措施:一是認真按設計圖紙放好樁位,設置明顯標志,并做好復查工作;二是選擇合理的壓樁路線,出現樁身上浮情況應對樁進行復壓;三是制訂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壓樁期間不得同時開挖基坑,待壓樁完畢后相隔適當時間方可開挖;基坑開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邊坡;基坑邊緣頂部地帶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基坑較深應分層開挖。

  4、小結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工程質量主要取決于二個方面:一是管樁本身制作質量,二是壓樁施工質量。只要我們嚴格把握住管樁進場質量關,遵守壓樁施工操作規程,精心施工,就一定能夠減少和避免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