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大樹的養護管理
園林專家建議,新植大樹的養護管理首先要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具體措施是--
1、包干:即用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加強樹體的保濕性和保溫性。
2、噴水: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
3、遮蔽: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搭棚遮蔽,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
4、控水:新移植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
5、保護新芽:新芽萌發,是新植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同時,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時,在樹體萌芽后,要特別加強噴水、遮蔽、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保證嫩芽與嫩梢的正常生長。
6、土壤通氣: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發。因此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結,并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設施,發現通氣設施堵塞或積水的,要及時清除,以保持良好的通氣性能。
園林專家指出,大樹種植時對樹體的保護要突出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支撐:樹大招風。大樹種植后應立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三分之二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2、防病治蟲: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做好防范工作。
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5%至1%的肥液,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一次。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4、防凍:新植大樹的枝梢、根系萌發遲,年生長周期短,積累的養分少,因而組織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做好樹體保溫工作??刹扇「餐?、地面覆蓋、設立風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護。
5、在人流比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為、禽畜破壞的區域,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同時,可設置竹籬等加以保護。
園林專家說,新植大樹的養護方法、養護重點,因其環境條件、季節、樹體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時、因地、因樹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篇2:小區園林綜合的養護管理措施
小區園林綜合的養護管理措施
養護管理工作,嚴格說來包含二個含義:
一是養護,即根據不同園林樹木的生產需要和某些特定的要求,及時對樹木采取如灌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防寒、除草中耕等園藝技術措施;另一方面則屬于看管、巡查、圍護、保潔等園務性的工作稱為“管理”。下面單就管理工作,采取的綜合的養護管理措施,淺談一二:
一、落實責任,完善制度
首先應對小區的花木進行分類,將植物的特征、習性編寫掛牌。登記造冊,以其編好工作計劃,根據季節、樹植位置、環境等因素,早打算早安排。摸清一定的規律及早制定好一年中的工作月歷,并做好綠化工人的技能培訓,落實責任制,劃分管理片區。
二、保潔,除草工作
綠化工人應每日清掃落葉、雜物,填補樓旁陷地,為植被澆水,根除雜草。澆水要澆透,澆均勻,按季節調整澆水時間,確保植物正常生長。清除雜草主要通過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法,人工除草要提倡中耕的方法,化學除草要選好,調配好除草劑,以免發生藥害,且要在草荒發生前噴灑。
三、喬灌木施肥要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季節確定施肥量。
一般盆栽植物花前花后可多施一、二次肥,其他植物全年施用化肥大約二至三次,每次施肥中結合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長。草坪施肥最好是在草坪修剪后進行,施肥后要立即澆透水。合理的肥水管理,可使植物生長旺盛,增強抵抗力,減少病蟲害發生。
四、病蟲害防治
防治住宅小區植物病蟲害,在使用農藥時應盡量采用高效低毒的產品,降低農藥對小區的污染,并結合人工捕除同時進行。其次要對癥施藥,注意藥劑比例,不同品種的藥劑要輪換使用,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使用農藥要帶好防護用品,噴施要均勻。做好農藥登記,藥后要進行評估。春夏季是病蟲害的高峰期,要特別注意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修整樹形,剪除枯樹病枝,清除蟲卵、蟲繭,以減少蟲源。
四、植被修剪
喬灌木及綠籬要定期修剪,特別是成形的灌木球和綠籬,既要保持其造型又要保證植株生長正常。灌木的造型根據品種和位置的不同可由綠化技術人員確定,小區灌木造型包括:圓形、蘑菇形、圓柱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草坪應定期修剪,全年剪草至少五、六次,
對于一些植物的修剪應注意技巧,修剪不當會影響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如美人蕉開花后要剪除老枝桿及枯花,保持通風,減少病害發生;月季花怕澇也怕熱,在休眠期枝桿不能修得太短;棕櫚樹剝棕要適量,如超量剝棕會發生干腐病或導致植株死亡。此外,綠籬的修剪高度也要適度,比如黃心梅綠籬的修剪高度應控制在30至40厘米,九里香、山指甲綠籬的高度一般為60至80厘米。
五、做好防風、防澇和防寒工作
夏季多狂風暴雨,特別是臺風常影響沿海地區,土壤潮濕松軟,會造成樹木被風吹倒的現象。輕者影響樹木生長,重者造成死亡,甚至造成人身傷亡和其它事故,故雨季前應采取一些防風措施,如修剪、培土、支撐等等。工作人員要經常檢查花木生長情況,護樹架要及時進行加固,備好抗風用具。進入雨季要注意排水系統暢通,防止植物受浸。冬天對熱帶植物要做好防寒處理,在5℃以下,盆栽熱帶植物要搬至室內或放置溫室保溫,地栽植物可用薄膜防寒,并適當減少澆水量。
六、看管巡查積極宣傳
隨著業主入住,損壞花木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對業主愛護綠化的宣傳很有必要??衫酶鞣N宣傳手段,如舉辦綠化講座等來提高業主愛綠護綠的思想意識。同時,應動員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綠化管理工作,以確保小區綠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積極利用保潔工、保安等工作人員等移動性工種,看護綠地,宣傳保護綠地,檢查綠地、樹木的情況,勸阻損綠毀綠行為,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上級處理。與相關單位、部門配合協作,保樹木,同時保證小區內其它物管部門的正常工作(如電力、電信、交通等)。
篇3:小區綠化養護提升方案
小區綠化養護提升方案
結合品質部,項目部,綠化技術工程部和現場分部進行了解和分析,現將綠化養護普查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及綠化養護提升方案匯報給貴方。
原因分析:
1、喬木:經過幾年的養護和生長,使一部分喬木長得較高大及茂盛,葉冠層低,對地面形成較大面積的蔭蔽,造成樹蔭下一些不耐蔭的小灌木和草木科植物生長緩慢,長勢不良,生長退化。
2、灌木:在高大及茂盛、葉冠層低的喬木影響下,改變了其部分陽性灌木初期種植的環境,因此導致陽性灌木在蔭蔽惡劣的環境下慢慢衰退或枯萎,加之人為因素的踩踏造成許多綠化缺口。
3、草木科植物:整體土層薄,土質板結,地面坑洼不平,坡度大,水肥流失快,再者草坪在清潔落葉過程中,清潔工過于頻繁使用草耙,導致草植物的根部損傷造成草地難以持續生長,人為因素也構成草地較大的損害,如行人踩踏,寵物糞便隨意排放等。
4、棕櫚科植物:08年初,經過五十年一遇的冷氣候因素,造成小區熱帶植物樹種海南椰子,獨桿山藥檳榔嚴重凍傷(死),影響整體觀賞性。
5、灌溉設施:由于小區內的綠化用水水壓小,設計不完善,在雨水缺少季節的氣候條件下,基本無法滿足比較薄的土壤和綠化蒸騰量,樓層花池設計為人工澆灌,這樣的話,面積小,但特費工,工作效率低。
6、人力物力資源:在貴小區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就現場的實際情況而言,從人力配置的角度考慮無法滿足以市綠化二級標準來持續現場綠化質量。
提升質量須管理支持工作建議:
1、喬木進行升高葉冠層和柵枝修剪來增強蔭蔽地段的植物光合作用,以可起到防臺風作用。
2、有效引導人為及寵物對綠化損壞行為,有必要可建寵物便糞池,不但減少寄生蟲和動物病對人的危害,還有利于環境的保護,減少對綠化的破壞。
3、改善灌溉設施功能,增加水壓,使在雨水缺少季節及人力配置不足的情況下,可滿足綠化水份要求。
4、架空層里比較蔭蔽,不利于栽種植物的地方,是否可考慮建成業主樓下休閑地。
5、在比較蔭暗不宜陽性植物生長地段,是否可以考慮移栽植物或改種其它蔭生植物,適當可以增加有花卉的植物來豐富小區綠化品質。
6、草地用河沙來填平坑洼并加厚土層,平整美觀,以防草地的肥水過快流失。
7、根據目前綠化養護的實際工作量,并結合現場特殊條件因素(樓上設計有花池、綠化土層薄、水壓小等);綠化養護要達到市二級標準,就必須增加綠化養護工,方能持續提升綠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