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小區采暖系統維保規程

5691

  小區采暖系統維保規程

  1.0 目的

  保證小區的采暖系統正常運行,使采暖效果達到業主(用戶)滿意。

  2.0 適用范圍

  本公司管理的小區住宅采暖系統。

  3.0 職責

  1、由服務中心維修部負責具體實施維修保養。

  2、由工程部進行監督和技術指導。

  4.0 保養

  1、供暖前的保養

  檢查并保養所有閥門(住戶室內除外),需壓盤根的及時壓盤根,需上緊的及時上緊,進行防銹處理(刷油漆),絲桿或帶齒閥輪閥門加黃油保養。

  檢查采暖管道保溫護套情況,脫落的及時修補。

  檢查采暖管道的管卡及固定支架是否有松動銹蝕現象,如有則緊固、除銹防銹。

  檢查采暖管道各連接處接口、法蘭是否有滲漏現象。

  清理熱交換站、補水泵控制柜內灰塵,檢查各電器元件是否完好。

  清掃熱交換泵、補水泵及交換站內所有管道灰塵,保持環境衛生,試運熱交換泵、補水泵,觀察電壓、電流及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更換。

  做好采暖期前保養詳細記錄。

  2、采暖期的保養

  定期巡視檢查系統中閥門盤根情況,發現漏水及時壓緊(每月至少一次),熱交換泵與補水泵每月至少交換運行一次。

  每月定期巡視一次管路運行及保溫情況。

  每天檢查熱交換泵、補水泵運行能力及壓力表、溫度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每月定期給熱交換泵和補水泵的油潤滑注油孔用黃油槍注一次黃油。

  作好月保養工作詳細記錄。

  3、采暖期過后的保養

  對整個二次采暖管網進行放水清洗,清洗后注滿清水,保護管道內壁防腐。

  對系統所有閥門(不包括住戶室內)、熱交換泵進行徹底保養并刷漆防銹。

  及時對系統管道的固定卡及固定支架進行防銹緊固處理。

  每月至少啟動一次熱交換泵、補水泵,每次荷載試運行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

  4、做好非采暖期間詳細記錄,清理控制箱灰塵,檢查主回線及主進線接點處是否有過熱痕跡,主交流接觸器運作是否靈活,觸頭是否接觸良好。

  5.0 維修內容

  1、當小區住宅某單元住戶暖氣片不熱,先檢查此組暖氣片是全部不熱還是部分不熱。若部分不熱,打開暖氣片上的放氣(水)閥放氣(水),若仍無法解決,參照《業主戶內暖氣不熱操作規程》處理。

  2、若全部不熱且上述方法無效,檢查此單元采暖回路所有暖氣組是否都不熱。若是,檢查此單元所有進戶閥門、單元閥是否關閉,平衡閥是否完好;如無問題,檢查層面與此支路相關放氣(水)閥;仍無問題,通過此支路末端旁路做放水試驗;閥門問題則更換閥門,暖氣片問題則更換暖氣片;若仍不能解決,參照《業主戶內暖氣不熱操作規程》處理。

  3、當整棟樓出現采暖不熱,先檢查此樓層面上的所有放氣(水)閥,若正常,再查此樓的采暖總進門和總回水閥門,如有損壞,及時更換閥門。

  4、當整個采暖系統采暖不熱,先到熱交換站檢查熱力公司一次供暖的管網溫度是否達到規定的采暖溫度(80 度 - 90 度),若未達到,管理處及時與熱力公司聯系協調解決。

  5、如果熱力公司一次供暖的管網溫度達到要求,小區二次供暖效果仍不好,檢查二次供暖的溫度是否達到采暖要求(60 度 - 75 度);檢查熱交換站是否正常及二次暖回水(氣)閥門是否有阻塞或損壞,如有,及時修理或更換。

篇2:自動扶梯維保標準

  自動扶梯維保標準

  一.維修保養通則

  (1).自動扶梯的維護保養必須由經專門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專業人員進行;

  (2).保養:周期為15天一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臨時增加次數)。保養工作主要為:a.緊固機件、電氣元件;b.檢查各機電零件的工作情況;c.對各需潤滑部件進行加油;d.對扶梯各部件進行清潔;

  (3).每年三、六、九、十二月進行扶梯季度保養,內容為檢修清洗更換零部件;

  (4).年度保養:周期為每年一次。年度保養的內容為檢修清洗更換零部件;

  二.維修保養安全措施

  2.1.維修保養前,必須查閱自動扶梯急修記錄本,了解自動扶梯運行情況和故障情況;

  2.2.維修保養前,必須先在上、下各設置一個安全護欄和“正在維修,禁止使用”的標志牌或設置障礙物,欄桿及障礙物能醒目并有效地阻止人們進入現場;

  2.3.維修保養時必要時可切斷電源總開關,并在開關上掛上“正在維修,禁止合閘”的牌子;特別是梯路里有人時,必須切斷電源總開關,建議在總開關的把手上裝設一把掛鎖;

  2.4.將檢修開關由“正常”轉至“檢修”狀態;

  2.5.如果檢修的梯級已從扶梯上拆下,只允許用“檢修盒”以檢修速度操作扶梯點動,梯級上不準站人。

  三.保養、維修要領與方法

  3.1.保養、維修要領

  (1).清潔除塵:保持設備、機器、電氣、梯路、上下底坑的清潔。

  (2).檢查調校:針對發現的隱患和存在缺陷的不同情況,進行修復和校準零部件的精度或者更換磨損件。

  (3).潤滑:在做好清潔除垢等工作基礎上,凡摩擦轉動需要潤滑的部位,都應充分地注入清潔合格型號的潤滑油加以潤滑。

  3.2.保養、維修的方法主要有聽、看、摸、嗅、查

  (1).聽,“聽診”,聽司機對設備運行情況的發映描述,有沒有故障的先兆和隱患;聽設備運行時所發出的聲音,有沒有不正常的噪聲。

  (2).看,“望診”,看司機運行記錄,有沒有引起可以注意的方面;觀察設備運行時,是不是平穩正常。

  (3).摸,“觸診”,通過四肢接觸的感覺,發現設備是否帶病運行。

  (4).嗅:“聞診”,用鼻子辨別設備開機運行后有沒有不正常的氣味。

  (5).查,“動診”,動手檢查,運用一定的工具儀表器材檢測設備的技術精度,斷判設備是不是處于正常狀態。

  四.保養、維修內容

  4.1.驅動裝置

  (1).檢查電動機的熱敏電阻應正常,通風孔處不允許堵塞,應定期檢查和清除電動機外殼上的灰塵和雜物,但不得用水龍頭沖刷清洗電動機;

  (2).電動機每運行2500h(約0.5~1年)至少檢查1次軸承溫度,軸承允許溫度不得超過95℃(溫度計法);如發現軸承有異常情況應立即關機查明情況,或更換同樣型號的軸承;

  (3).如電機受潮,必須干燥處理,可采用烘干法或短路電流法,在干燥過程中,電機繞組溫度應逐漸升高,并不超過145℃;用短路電流法干燥時電機處于短路狀態,其輸入電流為0.6~0.8倍額定電流值為宜,但嚴重受潮電機不宜用直流電干燥以免發生電解現象;

  (4).曳引機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噪聲;

  (5).減速箱齒輪油檢測,油少時,應加到油標;

  (6).主軸處有否漏油,漏油應調整和更換油封;

  (7).輸出軸有否串動,有串動應調整;

  (8).聯軸器尼龍銷有否磨損、斷裂,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9).自動加油裝置應正常,油杯、油路應暢通,若有堵塞現象需疏通,潤滑油若缺少應補充;

  (10).主驅動鏈的張緊度應適當,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1)扶手驅動鏈的張緊度應適當,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2)驅動鏈尼龍滾軸磨損情況,磨損嚴重需更換。

  4.2.制動器

  (1).閘瓦帶和止動輪間隙應0.25--0.50mm若間隙過大,需調整到要求;

  (2).鎖定螺釘有否鎖緊,若松動了,需鎖住;

  (3).適當調節制動彈簧確保制動力矩;

  (4).制動器的閘瓦帶磨損度檢查,磨損嚴重的應更換;

  (5).檢查制動距離,扶梯停車時的制動距離為1--2個梯級的距離。

  4.3.梯路

  (1).拆掉3個檢修梯級空擋,做梯路的檢查、維修、清潔工作;

  (2).檢查路軌螺釘有否松動,松動的需調正擰緊;

  (3).主付路軌接縫應平正緊密,若突出不平,需調整;

  (4).轉向壁處緊定螺釘有否松動,松動應擰緊;

  (5).檢查梯級鏈條及張緊度,如過松應調節,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6).主動鏈輪和被動輪的磨損;

  (7).檢查梯級下陷保護裝置,檢查立桿的距離是否符合標準;

  (8).檢查梯級二側與擋輪間隙,防偏輪與梯級二側面的距離必調整到規定距離;

  (9).梯路的清潔工作 :用棉布揩主副導軌,用鏟刀刮鏟清除主付路軌塵垢和硬垢附著物;導軌上應清潔、無油垢,梯級在導軌上運行時無噪聲、無跳動;轉向壁彎軌處應清除垃圾后涂一層潤滑油。

  4.4.梯級

  (1).拆掉3個檢修梯級空擋,做梯級的檢查、維修、清潔工作;

  (2).檢查梯級邊框螺釘有否松動,松動的要擰緊;邊框有否破損、斷裂,破損、斷裂的要更換;

  (3).主、付橡膠輪保持完整;

  (4).梯級主副輪軸承處缺油時需加油潤滑;

  (5).梯級表面不應破損,梯級的齒槽完整無損;

  (6).梯級的滑塊厚度應符合標準;

  (7).梯級應固定良好,在運行方向和橫向不應有過量的游動;

  (8).梯級出入梳齒板時能對準中心,梳齒嚙入梯齒槽內深度符合標準;

  (9).連續兩個梯級之間的間隙不應大于6mm;

  (10).梯級與裙板之間,每側不應超過4mm,兩側間隙之和不應大于7mm;

  (11).在水平段內,兩個相鄰梯級的高度差應不大于4mm;

  (12)梯級的清潔工作: 梯級的踏板和圓弧板處無油垢、灰塵;剔除梯級主、付橡膠輪輪周上的附著物,梯級主副輪在導軌上運行時無噪聲、無跳動。

  4.5.扶手帶、扶手帶驅動部分

  (1).檢查扶手帶的出入口,觀察扶手帶上、下運行時,是否在護口中間;

  (2).檢查扶手帶的運行速度是否與梯級同步,扶手帶運行速度與梯級或踏板運行速度偏差為0~+2%,不應有過度松馳;

  (3).扶手帶與扶手導軌或支架之間應避免有夾住和刮手的可能性,扶手帶開口處與導軌或支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8mm;扶梯扶手帶外緣與墻壁之間,或者與建筑物可能會有障礙的任意部位之間的水平距離必須不小于80mm。

  (4).檢查扶手帶的表面和里面有無明顯傷痕和摩擦跡象;

  (5).檢查扶手帶轉向端滑輪群,必須運轉自如、平穩、無噪聲;

  (6).檢查扶手帶摩擦輪,磨損嚴重、脫膠等應更換;

  (7).扶手驅動裝置驅動輪處的上、下導向壓滾輪所處位置應在扶手帶內緣口的正中位置,若緊靠一邊應作調整,壓滾輪磨損嚴重、多角形、脫膠等應更換;

  (8).扶手驅動力張緊調整裝置、防偏輪、托輥、防偏導板螺釘有否松動,位置是否正中,若有松動、位移應作調校和擰緊;

  (9).扶手驅動力張緊調整裝置彈簧壓力是否適度,不適度應作調整;

  (10).扶手帶張緊調整裝置彈簧壓力是否適度,不適度應作調整;

  (11).扶手帶驅動鏈松緊度應適度,過緊過松應作調整,磨損斷裂的需更換;

  (12).扶手帶驅動鏈應清除油垢,用刷帚蘸潤滑油刷2~3遍;

  (13).扶手帶表里的清潔工作;

  (14).扶手支架清潔無污,無垃圾、無油垢、無積塵。

  4.6.梳齒板

  (1).梳齒板不應破損,梳齒與梯級嚙合應良好,嚙合深度不應小于6mm,梯級或踏板表面至梳齒槽根部和垂直距離應不大于4mm;

  (2).梳齒變形應矯正,每塊斷齒應更換,有異物嵌入應剔除。

  4.7.電氣及安全保護裝置

  (1).檢查電氣控制操縱系統接線端子有否松動,松動了應擰緊;線路清晰、捆扎牢固,無斷線、脫線 、脫皮,沒有與運行、旋轉部件發生摩擦現象;

  (2).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必須大于1000Ω/V,并且其值不小于:a.動力電路和電氣安全電路:0.5MΩ;b.其它電路(控制、照明、信號等):0.25MΩ;

  (3).安全控制裝置的位置,有否松動和位移,松動位移了,應調整擰緊,其動作要保證靈敏可靠;每只安全開關必須性能可靠,靈敏,開關自如,開關與檔塊的距離符合要求;

  (4).梯級鏈斷鏈開關應有效,梯級鏈斷鏈開關距離檔塊的上下間隙尺寸各為2㎜;

  (5).超速保護開關應有效;

  (6).扶手帶入口保護開關應有效;

  (7).梳齒板安全開關應有效,開關打板與開關觸頭間隙為0.5~2mm,因異物的作用對梳齒板軋緊力增至980N時,安全開關應動作;

  (8).主驅動鏈斷鏈保護開關應有效;

  (9).非操作逆轉保護開關應有效;

  (10).梯級上跳開關應有效;

  (11).斷錯相保護器應有效;

  (12).短路和過載保護裝置應有效;

  (13).裙板安全開關應有效,位置應設置在上下前沿板往里約400mm左右兩邊圍裙板的后面,裙板與開關觸頭間隙為0.5mm;

  (14).梯級下陷保護開關應有效,梯級下陷保護開關立桿與梯級的固定連桿之間間隙為2--3㎜;

  (15).扶手帶斷帶安全開關應有效;

  (16).上下急停開關急停開關有效;

  (17).上下鑰匙開關鑰匙開關的方向與運行方向一致;

  (18).檢修開關使用時必須能與鑰匙開關互鎖;

  (19).檢修盒及上下檢修插座有效。

  4.8.照明系統

  (1).檢查照明控制回路,開關應有效,接線端子松動了應擰緊;

  (2).檢查照明燈,燈管、燈泡罩殼無破損現象;

  (3).檢查扶手照明及梯級間隙照明,燈管、燈泡罩殼無破損現象。

  4.9.護壁板、內外蓋板、圍裙板

  (1).兩護壁板之間的縫隙不應大于4mm,其邊緣應是圓角或倒角;當采用玻璃時應是單層的防碎安全玻璃,其厚度不小于6mm;

  (2).上、下端部安全標簽完整無損;

  (3).內外蓋板接縫平整,沒有間隙,蓋板接縫處無明顯臺階,固定螺絲應完整、牢固;

  (4).圍裙板的安裝應光滑平整,不應有孔,嵌條等,其接頭應是對接,接縫應平整,并應有足夠的剛度,固定螺絲應完整、牢固;

  (5).圍裙板、護壁板光潔明亮,可用洗潔精噴后用干布擦凈。

  4.10.上、下機房

  (1).上、下機房不得放置與自動扶梯無關的物品,應保持清潔,無碎屑、無油;

  (2).上、下機房、蓋板、前沿板槽溝內均清潔無油垢;

  (3).清除上、下機房內部件的油垢、塵埃。

  4.11.潤滑油的補充與更換

  (1).減速箱的潤滑油液面檢查,油少時,應加到油標,潤滑油油質惡化時應更換;

  (2).加油裝置的檢查,自動加油裝置應正常,油杯、油路應暢通,若有堵塞現象需疏通,潤滑油若缺少應補充;

  (3).梯級鏈、驅動鏈、扶手驅動鏈的潤滑油補充,所有傳動鏈的銷軸和滾珠部位均保持有適當潤滑油;

  (4).梯級滑塊與圍裙板之間的潤滑,梯級滑塊與圍裙板無摩擦噪聲,有黃油潤滑;

  (5).所有轉動、活動部位、易銹部位應注油,轉動、活動部位如制動臂、銷軸、螺釘部位均無生銹、干枯缺油現象;

  (6).所加的潤滑油標號準確、油質優良、油量合適。

  五.結束收尾工作

  (1).維修保養結束,必須檢查扶梯內不得遺留任何雜物和工具;

  (2).裝上3只檢修梯級;蓋好上、下前沿蓋板;

  (3).扶梯試運轉,將檢修開關由“檢修”狀態轉至“正常”狀態;

  (4).填寫維修保養記錄,記錄填寫應清楚、完整,保養人員、質保檢查人員均應簽名。

篇3:公共天線系統維保規程

  公共天線系統維保規程

  1.0 目的

  保證公共天線主系統正常工作,確保每戶都能接收到圖像清晰、無干擾的優質電視信號。同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系統故障率,提升用戶滿意度。

  2.0 適用范圍

  適用于xxx公司所管理的所有大廈公共天線系統,包括新建項目和已投入使用的項目。系統涵蓋天線接收裝置、信號放大設備、線路分配網絡及用戶終端等全鏈路設備。

  3.0 職責

  3.1 由維修班或專業外包公司負責具體維修保養工作的實施,包括日常巡檢、故障排查、設備更換等工作。

  3.2 分公司維修服務部負責定期檢查維保質量,工程部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并監督維保標準的執行情況。

  3.3 物業服務中心負責接收用戶報修并及時轉交維修班組處理。

  4.0 維修內容

  4.1 當某單元電視信號出現故障時,首先使用場強儀檢測該住戶終端板信號強度。若信號未達到60-65db標準值,則需檢查樓層分支器信號狀態。若分支器信號正常,說明故障存在于樓層至住戶段的同軸電纜,應檢查線路接頭氧化情況或更換受損電纜。

  4.2 若樓層分支器信號異常,需檢測前置分支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當輸出信號異常時,應進一步檢測放大器輸入信號。若輸入信號正常而輸出異常,可判定為分支放大器故障,需立即維修或更換同規格放大器設備。

  4.3 當分支放大器輸入信號異常時,應檢測系統主放大器輸出信號狀態。若主放大器輸出異常,需檢查其輸入信號是否達標。輸入正常而輸出異常表明主放大器損壞,應選用原廠配件進行更換,并重新調試信號參數。

  4.4 若主放大器輸入信號不達標,需檢測前置放大器輸出信號。當前置放大器輸入正常而輸出異常時,說明前置放大器發生故障,應更換同型號放大器,并做好防雷接地措施。

  4.5 當前置放大器輸入信號異常時,需登頂檢查天線架朝向及物理狀態。確認方向正確后仍無改善,應更換整套天線接收裝置,并重新測試信號接收強度。

  5.0 保養規范

  5.1 天臺接收系統保養:

  5.1.1 每月全面檢查75Ω同軸電纜的連接狀態,重點檢查接頭松動、銅芯氧化、外皮龜裂等情況。同時檢測絕緣層老化程度和屏蔽層完整性,發現破損立即更換。

  5.1.2 定期檢查天線支撐桿結構穩定性,緊固所有固定螺栓。對金屬部件進行防銹處理,補充潤滑油脂。檢測避雷接地電阻值,確保不大于4Ω。

  5.1.3 檢查天線架主體結構有無變形裂紋,固定基座是否牢固。對于銹蝕部位進行除銹后噴涂防銹漆,嚴重變形部件應及時更換。

  5.1.4 所有露天金屬構件每季度全面涂刷銀粉漆一次,在梅雨季節前應增加防護處理頻次。特殊氣候條件下需提前做好加固措施。

  5.1.5 遭遇8級以上大風或暴雨天氣后,須在24小時內完成系統全面檢查,重點查看天線方位偏移、構件脫落等情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5.2 放大系統保養:

  5.2.1 主放大器每月進行專業除塵,使用防靜電刷清理電路板積灰。檢查散熱風扇運轉狀態,確保設備通風良好。同時檢測各接口連接可靠性,并用場強儀校準輸出信號強度。

  5.2.2 分支放大器每月抽樣檢測,每個放大器至少測試一個終端信號強度,確保穩定在60-65db范圍內。建立設備運行檔案,記錄各節點信號衰減數據。

  5.2.3 每年第三季度進行系統全面檢測,包括所有放大器工作參數校準、線路損耗測試、接頭防水處理等,確保系統整體性能達標。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