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日常抽檢操作指南

2476

  物業公司質量體系日常抽檢操作指南

1、目的

  為了進一步規范品質部對公司各部門以及各管理處運作質量的日常監控流程,確保質量體系在公司內部得到全面且有效的執行,從而保障公司整體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作業規程。

2、適用范圍

  本作業規程明確適用于公司品質部對質量體系運作質量所開展的日常監控工作,旨在確保各部門和管理處均能按照既定的質量標準進行運作。

3、職責

  3.1 品質部經理需全面負責抽檢工作的整體安排和有效監控,確保抽檢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對抽檢結果進行最終審核。

  3.2 品質部專員則需具體負責實施對所在項目質量體系運作質量的日常抽檢工作,包括制定抽檢計劃、執行抽檢任務、記錄抽檢結果等,確保抽檢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 日常抽檢工作的頻次與內容

  4.1.1 品質部內審員需對項目各部門的日常抽檢工作保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頻次,同時,每季度還需對各受檢部門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以確保各部門運作質量的持續穩定。

  4.1.2 項目品質部專員則需對所在項目的日常抽檢工作保持每周不少于一次的頻次,并且每月也需對各受檢部門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從而及時發現并糾正潛在的問題。

  4.1.3 抽檢的具體內容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對標準作業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各部門均能嚴格按照規程進行操作。

  2、考察員工對標準作業規程的理解程度,通過提問、交流等方式了解員工對規程的掌握情況。

  3、核查工作記錄的真實性,確保各項記錄均能真實反映工作實際情況,無虛假、夸大等現象。

  4、評估工作的效果與效率,通過對比實際工作成果與預期目標,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水平。

  5、審查標準作業規程本身的適宜性和完整性,確保規程內容符合公司實際情況,且能夠全面覆蓋各項工作環節。

  6、關注其他可能影響運行質量的問題,如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況、員工的工作態度等,確保公司整體運作質量的穩定提升。

  4.2 日常抽檢的方法與基本要領

  4.2.1 日常抽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尋根問底法:針對發現的某一問題,順著受檢人的回答進行深入追查,直至查出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以及與之相連的不合格項。

  2、逆向追溯法:從發現的某一結果出發,逆向進行追溯,找出造成該結果的不合格原因,以及與之相連的其他不合格項。

  3、橫向比對法:將同一份規程放到不同的員工中去執行,觀察執行效果,以評估規程的普遍適用性和員工對規程的掌握程度;同時,將同一項不合格與關聯的文件進行對比,從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改進提供依據。

  4.2.2 日常工作抽檢的基本要領包括:

  1、獨立思考、判斷:內審員在抽檢過程中應運用ISO9000內審的方法,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不受他人意見左右,確保抽檢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2、事先不通知:內審員對受檢部門的抽檢不應事先通知,以確保抽檢的突然性和真實性。受檢部門應隨時做好配合準備,確保抽檢工作的順利進行。

  3、隨時抽檢:在抽檢過程中,如果不是進行全面檢查,內審員應采取隨時抽檢的方法進行,以更真實地反映受檢部門的實際運作情況。

  4、結果必須附有原始憑證:抽檢工作的判斷應附有充分的依據和原始憑證,以確保抽檢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5、嚴謹、公正、公平:內審員在抽檢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嚴謹、公正、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受檢部門都應一視同仁,確保抽檢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篇2:質量體系文件編制程序

  質量體系文件編制程序

  1.0目的

  確保質量體系文件編制、發放的規范性、相容性和有效性。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審核、批準、發布、發放及標識的實施。其他類文件如通告、通知等不在此規程適用范圍內。

  3.0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批準《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3.2品質部負責組織編寫和審核《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批準《作業指導書》。

  3.3各部門負責人負責編寫或組織編寫并審核本部門的作業指導書。

  3.4品質部是《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編寫的組織部門并負責編寫程序文件和公司通用的《作業指導書》,負責公司通用作業指導書的審核。

  4.0程序要點

  4.1文件范圍的界定。本規程所指文件包括:

  4.1.1 《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A級文件,是文件質量體系的總綱。

  4.1.2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B級文件,是公司《質量手冊》(A級文件)的展開和支持,它主要描述公司選定的質量體系要素如何實施和控制。

  4.1.3 《作業指導書》。

  《作業指導書》是公司文件化質量體系的C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開展、支持細化,它主要描寫一項具體的活動、工作和作業怎樣進行或進行的依據、要求、規定和規范。

  4.2根據控制的需要選定的要素可以由一個程序文件描述,也可以由多個程序文件描述。

  4.3作業指導書的描述形式。作業指導書的描述形式可以是下列形式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4.3.1 文字、圖表、圖形、符號、圖樣等形式編制的文件。

  4.3.2 規定、規范、條例、制度、辦法、規則、大綱、計劃、要點、標準等名稱編制的標準作業規程。

  4.4文件內容的要求。

  4.4.1 質量手冊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1) 符合ISO9000標準要求;

  (2) 滿足本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要求

  (3) 切合本公司實際;

  (4) 遵守相關法規、條理的規定和要求。

  4.4.2 程序文件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滿足ISO9000標準的全部要求;

  (2) 覆蓋公司所提供管理服務的全部階段;

  (3) 切合公司實際;

  (4) 符合相關法規、條例的要求。

  4.4.3 標準作業規程的內容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滿足程序文件的規定和ISO9000標準的相關要求;

  (2) 具有可操作性、可檢查評價性;

  (3) 繁簡程度與所需技能和員工的培訓程度/資格相適應。

  4.4.4 標準作業規程編制的數量與滿足需要相適應。如果沒有標準作業規程就不能不能保證管理工作和服務質量,即使簡單的過程和作業也應形成標準作業規程或在標準作業規程中予以描述和規定。

  4.5質量體系文件的構成。

  4.5.1 程序文件描述的層次按下列順序:

  (1) 目的;

  (2) 適用范圍;

  (3) 職責;

  (4) 程序要點;

  (5) 記錄;

  (6) 相關支持文件;

  (7) 附錄。

  4.5.2 程序文件的結構按下列順序排列組成:

  (1) 封面;

  (2) 內頁;

  (3) 更改記錄。

  4.5.3 作業指導書描述的層次和結構可以參照程序文件的層次編寫,也可以根據文件表達的形式和內容進行編排。

  4.6文件條款編號。

  4.6.1 文件條款用阿拉伯數字和小寫英文字母組合表達。

  4.6.2 文件條款以四個層次為限,分別是條、款、項、點。

  4.6.3 條款和文字排列規則符合示例:

1.0 目的 (條)
1.1 為確保文件的分類 (款)
1.1.1 程序文件 (頂)
(1) 程序文件的分類 (點)

  4.7文件的標識。

  4.7.1 文件在質量體系中層次的標識識別如下:

  (1) 用文件封面給出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或《作業指導書》予以識別;

  (2) 用文件編碼予以識別,文件的編碼按《質量體系文件編碼管理文件》執行。

  4.7.2 文件版本的識別如下:

  (1) 文件封面上為出版本標識,首版為A,二版為B,以此類推;

  (2) 文件內頁、文標給出的版本標識

  A/O --既標識此頁為首頁,以此類推

  4.7.3 文件更改狀態的識別:

  (1)文件內文標版本欄給出的標識

  A/O --未經更改的文件為0,第一次更改的文件為1,以此類推

  (2)文件中更改記錄頁中做出的記錄。

  4.8文件發布。

  4.8.1 文件發布前需經總經理或授權人審核批準。

  4.8.2 文件發布范圍、文件的符合性、完整性、適用性、規范化是審核批準人審批的內容。

  4.8.3 品質部在文件發布前應填寫相關表格,確保只有經過批準的文件才能發布。

  4.9文件的發放。

  4.9.1 文件的發放由品質部按批準的范圍發放。

  4.9.2 文件發放前應對受控文件進行編號并對每份文件加蓋藍色《受控文件》印章及編碼。非受控文件不編號,僅在封面加蓋《非受控文件》藍色印章。

  4.10文件補發。由于工作的需要或原文件丟失、破損,需要補發文件時,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4.10.1 申請方填寫《文件審批箋》經所有部門負責人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后方可予以補發。

  4.10.2 文件補發需執行文件發放的相關規定。

  4.11文件發布、發放過程中形成的記錄由記錄實施部門保存,保存期3年。歸檔文件形成的記錄按相關文件規定辦理。

  5.0記錄

  5.1《文件更改申請表》文件編碼: CD/RZ/QR/019

  5.2《文件發放記錄》文件編碼: CD/RZ/QR/020

  6.0相關支持文件

篇3:品質部日常工作抽檢方法和過程控制

  品質部日常工作抽檢方法和過程控制

  1. 目的

  規范品質部對公司各部門、各管理處運作質量的日常監控工作,確保質量體系在公司各部門、各管理處的運作質量。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品質部對質量體系運作質量的日常監控工作。

  3.職責

  3.1品質部經理負責對抽檢工作的安排和監控。

  3.2 品質部專員負責實施監控所在項目質量體系運作質量的日常抽檢工作。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日常抽檢工作的頻次、內容。

  4.1.1品質部內審員對項目各部門的日常抽檢每月不少于一次,每季度一次對各受檢部門進行全面檢查。

  4.1.2項目品質部專員對所在項目的日常抽檢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月一次對各受檢部門進行全面檢查。

  4.1.3抽檢的內容包括:

  a) 對標準作業規程的執行情況;

  b) 對標準作業規程的理解情況;

  c) 工作記錄的真實性;

  d)工作的效果、效率;

  e) 標準作業規程本身的適宜性和完整性;

  f)其他影響運行質量的問題。

  4.2日常抽檢的方法和基本要領

  4.2.1日常抽檢的方法:

  a) 尋根問底法:就發現的某一問題順著受檢人的回答進行追查,直至查出問題真正癥結和相連不合格;

  b) 逆向追溯法:就發現的某一結果逆向進行追溯,直至發現造成不合格原因和相連不合格;

  e) 橫向比對法:拿同一份規程放到不同的員工中去執行,看效果;拿同一項不合格去對比關聯的文件,從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4.2.2 日常工作抽檢的基本要領:

  a) 獨立思考、判斷:運用ISO9000內審的方法去獨立觀察、思考、判斷、不受他人所左右;

  b) 事先不通知:內審員對受檢部門的抽檢不應事先通知,抽檢是隨時可能進行的,受檢部門必須予以配合;

  c) 隨時抽檢:抽檢時如果不是全面檢查,內審員應采取隨時抽檢的方法進行;

  d) 結果必須附有原始憑證:抽檢工作的判斷應附有依據;

  e) 嚴謹、公正、公平。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