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區人性化設計亮點
一、公共空間 (道路篇)
1、上下班高峰期,增設可變車道:對于很多項目而言,人車分流已是標配,能夠滿足業主基本的安全需求。而 2024 年,萬科某項目在臨近崗亭的位置增加了一個可變車道。早上上班高峰期,這個車道是出口,晚上下班高峰期時便變成入口,有效緩解早晚出行高峰期的車輛擁堵問題 。
2、全區無障礙設計:如今,很多項目均采用無障礙設計,既方便大家推兒童椅、搬重物、拉行李箱等活動,又滿足殘障人士的行動需求,充分體現人性化。
3、驅蚊的跑道:主要作為觀賞模塊的綠植,功能也開始更加復合。例如,龍湖的夜間跑步系統,除了夜間開啟的巷道燈,還在跑道兩邊種植了一些驅蚊植物,配合驅蚊燈,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夜跑環境。
4、綠化中的小路:很多小區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由于人行步道設置不合理或者不方便,經??梢钥吹讲忍げ萜旱默F象,草被踩得光禿禿一片?,F在,很多項目在設計小區道路時,除了保障人行主干道的寬度,在一些大面積的綠化也設計了便捷小路,在引導人流的同時,還能提供親近自然的路徑。
5、轉角設計護小草:社區里兩路相交的植物經常會被無意踩踏。實際上只需花點小心思,在路口做個轉角設計就好。
6、溫馨的路燈:住戶經常早出晚歸,路燈不但解決照明的問題,也會讓他們進入小區后倍感溫馨。但很多路燈設置得比較高,天黑時,很難看清楚路況。龍湖某小區采用搭配地燈使用的方式,讓住戶深夜回家時,也能看清腳底下的路。
二、公共空間 (休閑區篇)
1、石木椅凳,冬暖夏涼:很多小區的凳子都喜歡用木的,但木材在天氣熱的時候,很容易變燙,坐起來很不舒服。綠地某項目,做了石木椅凳,天氣冷的時候木材吸收太陽熱量,坐在木椅上會感覺暖暖的,而天氣熱的時候坐到石椅上則不會被燙到。
2、交流休閑更需舒適:在戶外會客廳已漸漸成為小區標配的基礎上,萬科又更進一步。萬科通過寵物栓、休閑座椅、嬰兒車停放位、輪椅車位等設計,打造業主的休閑交流場所,讓等候、看護、交流更加便利。
3、不動聲色的小貼心:龍湖在社區設計上,從業主使用的角度出發,為社區融入了各種人性化小細節。奶瓶卡槽、戶外插座、寵物便紙箱、驅蚊燈、植物二維碼、自助售貨機、兒童洗手池等等,讓業主感受到便利與關懷,得到真正意義上居住品質的提升。
4、利用架空層做會所設計:很多時候架空層僅僅是被當成景觀設計來做,也就是植物加鋪裝,配合座椅、器具等,這樣的架空層設計不具備特別功能,非常浪費空間。某項目將架空層設計為各類娛樂、交流、閱讀會所,一方面讓業主在工作之余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充實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業主對居住環境的歸屬感。
三、公共空間(地下車庫)
1、車庫入口寬敞明亮:車庫入口是業主進入車庫的第一個觸點,如何讓客戶從氣派漂亮的景觀進入車庫, 心情卻絲毫沒有被影響呢?一個設計細致的入口就非常關鍵了。入口要和地面景觀很自然融合在一起,同時指示要很清晰。某小區出入口通道上檐的指示牌不但用的是燈箱,上面還寫有小區的名字。減速帶是由切割成一塊塊的高級地磚拼接而成的無震動止滑坡道,逼格提升了不少,還有很好的防震效果。地庫入口處的吊頂是格柵造型,讓原本單調的入口處瞬間提升了尊貴感,墻面運用真石漆,加上矩陣式金屬線條壓邊,從各個細節表達了地庫打造的高品質。
2、科學的交通標識:綠城某豪宅項目對地下車庫的交通標識有非常嚴苛的標準,比如交通標識的設計以道路交通標線為主導,交通標志為輔,兩者配合使用,方便引導業主通行。路側式標志裝設與道路成 60° 夾角,為駕駛員提供最合適觀測的黃金角度。車庫內交叉路口處的停止線線寬 150mm,距人行橫道線 600mm,車道中心線寬 150mm...... 這些看似繁瑣的精確數字,都是經過綠城工程師潛心考究而出,只為所有道路標線的角度、粗細、間距,能合理的做區域劃分,最大化適合業主的習慣。某項目地下車庫全場地面分為行車道區、停車位區、人行道區。含有人行斑馬線、停止線、禁停網格、黑黃警示帶、減速帶、人行專用通道等地面標識標線,確保停車場內各種車輛快捷、準確的各行其道、各入其位。
3、配套更齊全:儲藏空間、會客廳、休息室:現在,越來越多豪宅項目將車庫作為家庭儲藏空間的延伸,利用地下零碎的空間做儲藏柜,業主可以將高爾夫球包、登山杖,釣魚竿等等工具放在柜子里,不用背著上下樓,也不需要到車上去找。萬科某項目車庫在每個地庫開設了客戶雜物儲藏系統,而且都有自己的密碼鎖,方便且安全。有些地下車庫除了設計有獨立儲物空間,還會引入洗車房,為業主提供洗車服務。而金力某項目則考慮得更全面,在車庫設計了客廳、衛生間、影音室、淋浴間等多樣生活功能區,除了可以作為司機的等待空間、業主的休息室,也可以作為業主接待外來客戶的會客室。
四、公共空間 (電梯)
1、電梯寵物按鈕:現在小區都有養寵的住戶。寵物坐電梯的時候,很容易嚇到其他住戶,特別是怕狗怕貓的人。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萬科在電梯里設計了寵物按鈕。攜帶寵物的住戶按下按鈕,電梯內外就可以同步預先得知:已有寵物等候或即將進入電梯。心里有了預先準備,見到寵物的時候也就有所準備了。
2、自動呼梯,一鍵到家:龍湖某項目設置了一鍵呼梯智能系統,能夠節約住戶等電梯的時間。當住戶出門時,可以在房內提前一鍵預約電梯。當住戶歸家,刷大堂門禁卡的同時便自動呼叫了電梯,等住戶到電梯廳時,便能直接乘坐了,非常方便和節省時間。
隨著精裝時代的到來,房企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保利、綠地等房企,還從 “人性化服務” 上著手,引入客服信息化系統,讓業主在遇到精裝修相關問題時,能夠直接微信上報修并跟進進度,給業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當然,他們在精裝修的 “人性化設計” 方面也值得借鑒。
五、戶內 (玄關)
玄關是歸家的第一站,若是實用性不夠,很容易給住戶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如何兼顧玄關的美觀和功能,可以說,十分考驗設計功力。
1、入戶門小掛鉤:這個入戶門口的小掛鉤,可以說已經成為了目前市場中精裝項目的標配,中海、龍湖、綠地的很多項目都配備了,實惠又很實用。住戶外出歸來,手里要是有什么拎的重物,可以掛在這里再掏鑰匙開門。
2、鑰匙小掛鉤:有時候著急出門,卻突然忘記鑰匙放哪兒了,這種焦急的心情簡直讓人難受。中海某項目在玄關設置了鑰匙掛鉤,住戶回家時,直接把鑰匙掛起來,出門時隨手一拿,方便極了。
3、一鍵控制照明開關:忙活了一天回到家,結果發現早上出門時忘記關臥室的燈。中海在玄關設置了一鍵開關,能夠一鍵控制家里的照明電源。
4、柜門內側安裝置物架:鞋的進深通常在 30 - 35 厘米,如果玄關柜深度能做到 40 厘米,可以把里面的隔板做得短一些,柜門和隔板之間的空隙,可以上網買一些不銹鋼置物架,放拖鞋、雨傘、鞋刷、鞋油什么的再合適不過。
5、手掃感應燈與留言板:玄關處有時候采光不足,設置手掃感應燈,方便又省電。同時,在玄關柜上設置留言板,方便家人間的生活細項溝通以及節日留下祝福。
6、USB 接口:生活中大家一般出門都只帶數據線跟充電寶,少有帶充電頭的習慣,通常在外玩到手機跟充電寶都沒電時回來,進門想充電卻沒合適的接口,需要找個大半天才可以充上電。而龍湖考慮到大家進門就想充電的需求,設計的這個玄關柜 usb 接口就非常的人性化,回家一進門就可以直接給手機充電,平時吹風機等小電器用起來也很方便。
六、戶內 (廚房)
很多太太都夢想著成為超級廚娘,好的收納系統可以讓廚房變得井井有條,好的細節設計則讓做飯時操作起來更加舒適、高效。所以廚房的設計對于家庭生活來說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廚房可以讓客戶對產品更有信心,甚至超出客戶預期!
1、吊柜上方裝反光板:吊柜上層高度太高,人們往往會忘了上面放置的東西有哪些。金茂某項目在柜體頂部貼了一張反光板,讓住戶能夠很輕松看到上層吊柜里的物品。
2、一體式米箱:米的儲藏經常是個問題,現在萬科采用這種一體式米箱,在防潮的同時,還可以根據按鈕來控制出米量,形成健康環保的用米習慣。
3、270° 轉角拉籃:有的女主人常說,廚房再大,鍋也總是沒地方放。而碧桂園經過多次精心考究,在細節處設計轉角拉籃 270° 靈活轉角,空間擺放更為人性化,10 大件廚具也可輕松放置。
4、灶上伸縮龍頭:在燃氣灶上方區域加入伸縮龍頭裝置,當住戶烹飪需中途加水時,就可以直接使用 360 度旋轉搖臂龍頭,避免來回接水,手忙腳亂。
5、抽拉龍頭:廚房的龍頭最好選抽拉式的,清洗大水槽的時候很方便,避免清潔死角。
6、集成吊頂裝浴霸:現在這個季節,去廚房做飯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即便家里有中央空調,但通常廚房里也是不帶出風口的??梢赃x擇安裝涼霸,一種吸頂式風扇,能有效降低廚房的室溫。
7、配燈帶:吊柜內側、抽屜內側,配上燈帶,取物看得更加清楚。吊柜下方配感應式照明,切菜時再也沒有陰影了。
8、灶前防污板:時間久了,灶邊的墻面上總會留下很重的油漬。中海某項目使用了灶前防污板,只要輕輕擦拭,廚房便可干凈清爽。
七、戶內 (衛生間)
衛浴設計的不合理,極容易導致業主使用時的 “不順手”:收納不夠強大,造成衛生間非常雜亂;設計考慮不足,使用時經??目呐雠?,所以導致的投訴等事件也比較多。如何才能做好精裝房的衛浴設計,這可以說是個大學問,需要進行大量的創新設計,并且考慮到全家人各種生活場景的需求。
1、270° 鏡面收納:衛生間的柜體采用 270° 的鏡面收納,可容納更多物品的擺放。
2、能藏下 20 種沐浴用品的洗手柜:碧桂園的精裝修房設計,在洗手臺下方設置收納柜,排水管靠邊設計,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收納空間,讓你輕松隱藏沐浴液、洗發露等大型物品。
3、老人淋浴間加座椅:如果和老人同住,可以給老人常用的衛生間淋浴間,加裝一個座椅。老人洗澡時可以坐著,更安全更舒適。
篇2:住宅區用地豎向設計目和工作內容
住宅區用地豎向設計目的和工作內容
如何在居住區規劃工作中利用地形,是達到工程合理,造價經濟,景觀美好的重要途徑。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紙面上制定規劃方案時,完全沒有考慮實際地形的起伏變化,為了追求某種形式的構圖,開山填溝,既破壞自然地形的景觀,又浪費大量的土石方工程費用。有時單項工程的設計規劃各自進行,互不配合,結果造成標高不統一,互不銜接,橋梁的凈空不夠,或一些地區的地面水無出路,道路標高與居住區標高不配合等等。
因此需要在詳細規劃階段,按照各設計階段的工作深度,將規劃用地一些主要的控制點的標高加以綜合考慮,使建筑、道路、排水的標高相互協調。要配合城市用地的選擇,對一些不利于城市建設的自然地區加以適當的改造,或提出一些工程措施,使土石方工程量盡量減少。還要根據環境規劃的觀點,注意對,城市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和形成城市大空間的美觀要求加以研究。
1.詳細規劃階段的豎向設計主要內容:
?。?)確定道路各控制點的設計標高(如道路出入口、中心線轉點和變坡點、紅線、路沿石處等的設計標高);
?。?)確定建筑物室內地坪和室外四角的設計標高;
3)環境豎向規劃如設置擋土墻,護坡等;
?。?)確定排水組織如標明排水坡向、匯水溝、散水坡的位置,設計標高及地下排水管溝走向;
?。?)土石方工程量計算。在修建設計階段,要做用地的豎向設計,作為土地開發施工的依據。豎向設計的任務是在分析修建地段地形條件的基礎上,對原有地形進行利用和改造,使它符合使用,適宜建筑布置和排水,達到功能合理,技術可行,造價經濟和景觀優美的要求,作到土石方工程量最小。
2.豎向設計中等高線的幾點性質:(1)等高線平距越小,地形坡度越大;平距相等地形坡度亦相等;(2)平同標高的等高線不可能相交(除懸崖處或垂直面處);(3)分水線和匯水線和等高線垂直;(4)等高線除了表示水平的脊線和谷線時,總是閉合的;(5)等高線的走向,當地形升高時,等高線向低的方向走,當地形降低時,等高線向高的方向走。
篇3:商業住宅區景觀設計一些缺陷
商業住宅區景觀設計的一些缺陷
隨著我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品位及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住宅區的環境景觀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目前,住宅區環境景觀的水平成為房地產商進行產品宣傳,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盡管許多住宅區在環境景觀的建設中投入了很高的費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住宅區環境景觀設計及實施中總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筆者根據自己從事開發建設的多年經驗,談談商業住宅區景觀設計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以此與同行共勉。
一、景觀設計的介入時間過于滯后
景觀既是建筑設計領域的事,又是園林綠化設計領域的事。兩者若得不到溝通就會割裂建筑、景觀、園藝的密切關系,帶來建筑與景觀設計上的不協調。但在當代住宅區的建設中,景觀設計往往是在住宅區規劃及建筑設計完成后才開始進行,景觀設計似乎僅僅是栽花植樹、見地設景之事。美國設計紐約中央公園的“景觀之父”——阿姆斯特德于1957年首次提出“景觀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其最大特點就是在住宅區規劃設計之初即對住宅區整體風格進行策劃與構思,對住宅區的環境景觀作專題研究,提出景觀的概念規劃,從一開始就把握住景觀的設計要點。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之中,景觀設計師、建筑工程師、開發商要經常進行溝通和協調,使景觀設計能與住宅區整體設計風格相互融合。
二、“以人為本”的理念難以體現
目前,我國許多住宅區內景觀設計在很多方面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比如,在路網設計中,由于過于追求形式,導致道路彎曲復雜失去了便捷性,兩分鐘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幾分鐘。由于路面材料選用磨光花崗巖或無防滑的地磚,遇上雨雪天居民摔傷是時有發生的,有的住宅區沒有把殘疾人的行為考慮進去,為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不便;有的住宅區沒有為老人和幼兒開辟專用活動場地,老年人被迫與一對情侶同處一地,充當“燈泡”的情景時處可見;有的住宅區室外空間無一處“避雨遮蔭”之地,遇到雨天、大熱天,居民無法外出活動:景觀要做到“以人為本”,最重要的是設計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齡結構、職業、生活、工作習慣、生理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設計,這樣才能使小到每一個細節都尊重、體貼人的活動行為,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讓住戶能感受到舒暢的人性空間。
三、追求檔次,不切實際
“檔次”原本是景觀設計師所應追求的設計理念,但現實中“檔次”往往被理解為宏大的氣派或用材的豪華考究,這意味著大量財力的投入。決策者往往在項目開始便定了高調,而不管該住宅區本身的品位。如住宅區入口的空間形態本應只要具有一定的開敞性,體現與住宅區整體環境及建筑風格相協調的入口標志性造型(如門廊、門架、門柱、門洞等),達到新穎簡單、輕巧美觀的要求即可。但追求豪華氣派型、大體量仿古園林型、標新立異型的入口隨處可見。又如在水體設計中,原本只要順其自然,在彎曲的湖岸上種上濕生植物,湖中種上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便會形成美麗親切的自然景觀。然而,有些設計師卻把湖岸用花崗巖修砌,并圍上漢白玉護欄,這樣雖然看起來高檔,豪華且整齊劃一,但卻使整個湖的自然韻味盡失,成了一個徹底的“人造湖”,違背了設計的初衷。而且,在水源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又無天然水源依藉,不少住區硬是大做水景文章,但終因物管成本過高而變化成死水潭或臭水溝的尷尬狀況也屢見不鮮??梢?,景觀設計要與商業住宅區的品位相結合,要因地制宜,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四、軟、硬質量觀比例失調
有的小區為了顯示其氣派、豪華、搞起了高大的“城門”,硬地面積很大的“廣場”,弄得住宅區不像住宅區,城市不像城市。許多景觀設計決策人員對植物造景意識不強。在少得可憐的可綠化空間里,不是以植物造景為主,卻硬是塞進亭臺廊榭,假山疊石等無生命的景觀,使城市中本已嚴重失衡的軟質景觀和硬質景觀的比例更加失衡。他們沒有從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角度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設計,沒有考慮城市綠色空間應具有的多樣化功能,只注重硬質景觀在圖紙上的豐富表現,以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產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態。片面追求硬質景觀的結果,使人們所期望的自然環境和寧靜愜意的社區氛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
事實上,形形色色的各類園林植物是環境綠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造景要素,它們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韻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了生態環境,裝點著人們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們美化、彩化、香化環境的意識,取得最佳的環境效益和視覺效果,并獲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植物配置時選用苗木樹種不當
住宅區綠化要適地適樹,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綠化費用,而且還有利于管理養護。但在住宅區景觀設計選用樹種時,房地產商為追求新異,加強賣點的宣傳。不顧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大量選用造型獨特的外地植物,盲目引進熱帶棕櫚,野蠻搬遷“名木古樹”,以標榜華貴,最終導致成活率低下,浪費大筆錢財。
每一種園林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因此,設計者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當地的土壤條件和生態環境,并能想象到若干年后的植物生長所形成的效果以及由此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事實上只要真正做到“適地適樹”,完全不必“貪大求古”,一株胸徑10—15公分的喬木移植后,5—10年就長成濃蔭匝地的大樹。而生長良好的大樹不僅姿態優美成景,且其生態價值也是非??捎^的。據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的研究,他對一株50年生的大樹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經計算總計創值約達196000美元??梢娮≌瑓^的環境必須重視綠化,要因地制宜種植樹木。
六、盲目模仿,缺乏創新
在當代商業住宅區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出于崇洋媚外、急功近利或迫于房地產商的壓力等多方面原因,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缺少新意,具有雷同之感。同一城市不同的樓盤出現類似的景觀設計,已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在不同的城市驚現基本雷同的樓盤。每一件景觀作品都應該有其特有的風格和內涵,結合該住宅區的品位、主題,開發出具有創造性的作品。如深圳萬科的四季花城,在不同的組團中種植不同的花卉,每個組團都以此花卉命名,頗有新意。深圳金地集團開發的金地翠園,其地下架空層及其可能的位置都進行了綠化,即使在小區的圍墻上,也用綠色的塑料花加以裝飾,號稱百分之百的綠化率,真正突出了“翠”的意境。廣州合生創展有限公司開發的帝景苑小區,市場定位于高檔豪宅,為營造這種氛圍,小區的中庭廣場布置了許多著名的雕塑,這才是景觀設計所要追求的目標。景觀設計師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靈魂、個性,結合當地獨有文化,才能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七、設計與施工脫節
設計是靈魂,但紙上的美麗要變成現實,還是要靠“做”出來的。施工方往往難以準確把握圖紙的整體設計,往往留下諸多遺憾。如樹種的搭配不當、地形改造的失勢、自然山水園的失意、雕塑小品擺設位置不當等等。要達到理想的效果,設計師必須親臨現場指導施工。只有身臨其境,才容易把握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才能把
設計的意圖在現實中表達出來。園林環境的塑造不同于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應用的許多材料都不是標準化的工業產品,施工中所遇到的不定性因素較多。因而園林施工實際上是一種更需要隨機應變能力的再創作過程。總之,住宅區的景觀設計需要城市規劃師、建筑設計師、園林設計師、景觀設計人員及房地產商在規劃設計初期就應共同協商溝通,形成多方良性的互動機制。依據住宅區的本身定位、當地的文化特色、該城市的歷史文脈,本土的樹木花卉應注重生態,崇尚自然;以人為本,追求品質;講求文化,尋求個性;因地制宜地創造出新型的、舒適的人居空間環境。
篇4:住宅區水景設計:泗塘富浩花園環境策劃
住宅區的水景設計--泗塘富浩花園的環境策劃
這里介紹一個"水景住宅"的設計。
上海本是一個水網地區,河道縱橫密布,后來為了城建的需要,填掉了不少河浜,但是填不掉人們熱愛自然、親近水面的需求。實際上人的生活離不開水,自古以來的城鎮都是依水而建的。這樣,就在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中掀起了一陣"水景"熱,以優秀的住宅環境,以環境中具備水景作為亮點進行包裝,促進銷售業績。
水景設計的要點是什么呢?一是水質。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要成景就不容易,要保持更加困難。
"死水一潭",會讓住戶掩鼻而過,會讓物業叫苦連天?;貞洑v史,上海的肇嘉浜,北京的龍須溝,皆因惡臭污染而被管道代替,居民拍手稱快。因此,在造型的同時,更要對水補充、排泄、循環、凈化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考慮,真正做到"綠色"、"生態",才可持續發展。
筆者目前受委托進行上海泗塘富浩花園的環境策劃,下面就所考慮的一些想法、做法,作拋磚引玉的介紹,供讀者討論、參考。
(1)一條環境居住區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溝通的地方,也以地下暗管溝通,這樣沒有死水斷頭浜之虞。
(2)水體不同形狀、深淺、寬狹的設計,象征著不同的地理環境:溪流、池湖、港灣、半島、河埠……有著不同的景觀,起著不同的生態作用。
(3)在不同的水體環境,布置各種不同的動植物,如水中的荷蓮,水邊的蘆葦,魚類……即使在小環境,也體現生物的多樣性。如能有意識選擇一些環保生物,則更有利。
(4) 以瀑布、涌泉作為動力,創造水位高差,讓水體自然循環流動,產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動態水景觀;增加水體與大氣、沙石的接觸,提高含氧量。古諺:"流水不腐",是水景設計的座右銘。
(5)除因建筑、交通等需要,構造部分水上建筑外,大部分緩坡入水,植物護岸,碎石、泥砂底。這樣的水系造價不會太高,更重要的是,與上海的地下水共同組成一個系統。因此,選定一個合理的水面標高,至為重要。
(6) 因為各種不同緩坡、不同水面寬狹,造就了各處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緩,淺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沖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環。大型水面,還要兼顧交通、娛樂、生產的種種需要。
(7)以開挖水渠及緩坡之土方,堆疊地形,分隔空間,改善種植條件,而減少土方運量,取"一箭雙雕"之功利。
(8)引導雨水沿著起伏地形滲透、流淌,匯而成河。這里沒有淹漬、沖刷,也減少排水工程量。僅在出口處設溢水、單向閥門,干旱缺雨季節,以人工辦法補充水源。
(9)在流域附近的綠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態良性循環。雨水的回收利用,是綠色生態居住區的重要標準。
(10)建議"水景住宅"發展為"山水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