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漫談閱讀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今天與大家談談閱讀。在我看來,閱讀對一個人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應該是一門功課,這門功課可以無關考試,卻能夠滋養生命且貫穿一生。前幾天看了篇文章深有體會,現與大家分享。
文中的主人公叫劉稱蓮,她過去曾經是一名中學老師,現在是家庭教育指導師。2011年她女兒同時收到北大和港大的錄取通知書。為此她寫了一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的書。書中寫道:女兒上小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到初中的時候,許多書更是成了她案頭的???。因為讀書多,女兒寫的文章一上初中就被老師頻頻夸贊,常被當作范文在班里傳閱。讀書,無疑是孩子寫作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渠道。相比高中的緊張生活,初中的孩子課余時間還比較充裕,應該多讀書才是。女兒初中的時候,他們的語文老師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經常留的作業就是寫讀后感。我記得初一分班考試結束后,女兒的語文老師就讓孩子們在假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并要求寫出讀后感,于是,女兒12歲就讀了這部名著。我非常欣賞女兒的語文老師這樣做,有的孩子也許在小學的時候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或者缺乏讀書的主動性,但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便不得不讀。開卷有益,只要讀了,就一定會有收獲,也沒準,就因為老師的這一個個讀書的作業,不少孩子就會愛上讀書,畢竟讀書的習慣不是天生的,是要慢慢養成的。讀書的好處,除了可以拓展知識面,很好地補充課本知識的不足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滋養生命,讓孩子從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
那時候,女兒讀的書,無論我以前讀沒讀過,我都喜歡在她閱讀的間隙翻一翻,就是想跟她有個溝通和探討。女兒很喜歡《飄》,我也非常喜歡這部小說,并且上大學的時候就讀過了,當時不少女同學迷戀瑞德。所以女兒在讀這部書的時候,我也重讀了一遍。我們一邊讀一邊討論書中的人物,一起分析書中人物的性格和做事的風格,我發表我的看法,她也發表她的看法。
讀完了《飄》以后,女兒就把書結尾的那句名言“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作為她的座右銘寫在了她的書桌上,用斯嘉麗的樂觀精神來鞭策自己。女兒讀完《簡·愛》后,我又和女兒探討,讓她思考兩本書中的主人公簡和斯嘉麗,看看誰身上可以學習的地方更多一些。與女兒共讀、和女兒探討,女兒收獲了成長,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則收獲了和女兒之間更加融洽的親子關系。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對孩子來說,書籍便是一位好老師,讀書便是最好的學習,而且孩子一旦愛上了書,是可以輕松地從這位老師那里學知識的。更何況,書中的主人公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書中的思想就是孩子航海途中指路的燈塔。那些讀書多的孩子,情商也會高,因為他們可以從書中學到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女兒的好朋友以很好的SAT成績被美國一所名校錄取。在她即將上大學離開父母的時候,她的媽媽問她:“閨女,媽媽沒有讓你學特長,也沒有給你報任何課外班,在國內你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到了那邊你憑什么跟別人競爭呢?”這個女孩說:“老媽,我讀了那么多書都白讀了嗎?我最大的競爭力就是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正是別人沒有的。”正如女孩所說,她在美國的大學里學習成績非常好,而且積極上進。這位媽媽曾經也是位初中語文老師,二十多年,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她很深的感悟就是,小時候讀書多的孩子后勁也足,而且越到了社會上越會顯示出讀書多的好處。所以她和先生沒有糾結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而是讓孩子多讀書,最后證明他們的策略是正確的。
人不止靠吃飯活著,我們還需要別的東西來滋養我們,讓自己成長、壯大,變得更加完美。所以,孩子們,好好把好書讀一讀,在你成長過程中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有空就看看書吧!
篇2:國旗下講話: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國旗下講話: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钡拇_,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
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魯迅先生從小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養成了習慣。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梢?,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边@句話說出了讀書的必要性。古詩中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蔽覀兊乃枷胄枰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有一大部分來自讀書。天天讀點有益的書,對精神有滋補作用,而我們的言談舉止就不至于“無味”“可憎”了。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氣和智慧之高為最甚。我們需要擁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人生美麗的境界,人生最快樂的境界。只有讀書能使我們擁有這一切。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蹦悴豢赡芑氐竭^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人生的快樂在于不斷地追求,獨立于天地、自然之間,徜徉與書的海洋,獨享擁有整個世界的樂趣。擁有了書,就像擁有了良師益友,享受他們的無窮快樂。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吧,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吧,讓閱讀成為你我共同的習慣!
謝謝大家!
篇3:高級中學第四周國旗下講話:青春 渴望激情閱讀
高級中學第四周國旗下講話--青春,渴望激情的閱讀
老師們,同學們:
據調查,現在不少中學生,除了閱讀課本,完成作業外,再也沒有高品位的充滿激情的課外閱讀。如果有,那只是讀韓寒、郭敬明或者是“大話三國”、“袖珍漫畫書”,或者就是為應試而讀的作文書,再也不與文學大師對話,再也不讀文學名著,我認為這是一種可怕的現象,這是“無情無義”的閱讀。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現實中甚囂塵上的“功利主義”已經把許多中學生的感情擠兌為零。零點的縱坐標軸上,已經延伸不出豐富多變的耐人尋味的函數。
一個個十七八的高中生,本該都是釀蜜開花的金色年華,都是一個個心智迅速發展,生命力勃發激情滿懷的活潑的生命,可是現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又讓多少青春的心靈少了本該有的自由、輕松、歡樂和夢想!可喜的是,新課改的春風越吹越強勁,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文素養的提高,我希望同學們讀好書,做好人,通過閱讀給你帶來信心,力量與勇氣以及永不枯竭的靈感,通過高尚的閱讀,滋養心靈,提高成績,讓我們在中學時代熱血沸騰地相信,生活多么美好,人生多么美妙,青春意味著創造。
日神阿波羅矗立在高高的奧林匹克山上的煌煌之夢,還有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燦燦如醉,都讓青春的閱讀,釋放了多少激情之力,想象之力,詩之力和創造之力!我瘋狂,我成功。李陽如是說。是的,也許王維要讀,蘇軾要讀,但是又怎能不要屈原、李白,不要辛棄疾、陸游,不要魯迅,不要古希臘神話,不要拜倫、雪萊和莎士比亞?
真的渴望中學生的閱讀,能夠在輝煌的理想殿堂里,演奏英雄激情的交響曲。真誠地希望老師們能引領學生漫步在文學與科學殿堂。真誠的渴望,青春的閱讀,在理性的光芒下,能留有一份夢幻的伊甸園。因為,形象思維不僅是文學藝術的根,更是人生創造力閃耀的另一羽翼。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