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對策

2254

  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對策

  一是配備防護設備和用品

  二是重視日常安全管理監督和檢查

  三是采取輪崗、轉崗制,避免長期接觸

  四是作業人員定期接受專業培訓和接受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對策

  規范用人標準,嚴把準入關口

  企業選人用人時,調整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改變以犧牲員工健康安全經營的短期發展目標。嚴格依據企業招聘制度和用人標準篩選合適、能夠勝任的人員,建立優秀的服務團隊,支撐企業長遠發展。

  應聘人員出示健康證明或近期體檢報告,超出規定年齡、身體不達標的人員,寧缺毋用,從用人源頭開始進行管理和控制,排除潛在的風險和安全隱患,為企業安全生產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礎,是做好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安全防范機制

  忽視安全抓生產等于火中取栗,脫離安全求效益等于水中撈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建立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的管理制度和執行標準,承擔企業的主體責任。

  認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改變以往“重發展、輕安全,重效益、輕防治”的落后觀念,針對企業中突出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問題,制定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機制。

  第一,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關注、關心基層員工健康安全,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增加安全防護預算金,配備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為員工提供勞動防護用品和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

  第二,安全管理納入項目和管理人員的考核指標,促使項目將安全管理落實到管理計劃中。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使安全管理的常態化、績效化、最大化。

  第三,購買意外保險和定期組織員工體檢,有效轉移和降低企業的安全管理風險,保障員工的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

  開展宣導和培訓,提高防范意識

  安全問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對于不同崗位上的員工有不同的要求,關鍵在于提高每個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是遠離職業傷害和危險的基本途徑和有效手段。

  從企業安全建設出發,注重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監督和檢查,排查隱藏在員工身邊的各種安全隱患,糾正員工可能引發安全意外的不安全行為和違規操作。利用每次晨會、例會時間,強調安全作業的重要性,講解近期出現的安全隱患,傳授安全防范的常識,提醒員工做好安全防范的準備。定期開展專項培訓課,結合員工身邊的事例和存在的安全隱患,用員工工作現場圖片、視頻的方式,將預防職業傷害、交通、消防、水電安全、機械設備使用的常識生動展示,以及開展對應的實操演練、模擬訓練,提高培訓的適用度和實用性。

  通過長期以往的反復管理和實踐,將安全管理目標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身上,都能夠自覺、主動、習慣執行安全標準,共同筑牢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網。

  物業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面臨諸多挑戰和現實中的困局,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破解困局中的難題,需要社會、政府、企業、從業人員多方力量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參與管理建設,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共同推動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與體系的建設完善、執行落地,營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和管理文化,促進企業規范管理和服務,以期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員工安全生產服務的和諧共贏的目標!

篇2: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并使之形成文件。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健康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目標應符合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并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1.理解要點

  組織的OHS目標是OHS方針的具體體現。要實現這些目標,組織需要制定具體的指標。

  標準要求組織在建立OHS管理體系時,凡屬可行目標要具體要量化,指標應是明確并可測量的。在制定組織目標、指標時,應考慮設置可測量的參數,為OHS管理和體系運行提供信息。

  組織建立OHS管理體系的重要目的是組織的OHS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改善,標準要求做到持續改進,而持續改進可見證性的數據就是反映在每年不斷更新的目標和指標上,從而才能達到整體水平的不斷改善。

  目標、指標是根據其方針,考慮組織的規模、經濟、技術等情況制定的,并且要體現出危險識別與評價和控制的連續性。另外,標準要求目標、指標是有層次的,是一個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目標要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規劃的要求、安全技術政策的要求,指標的制訂要體現先進性、可操作性、可調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組織應注重目標、指標的經濟技術可行性,一個組織不能為通過認證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的、空洞的目標。否則,目標和指標不能完成也有可能成為認證通不過的原因。

  標準中明確指出組織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要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如某公司某階段的方針目標:

  方針: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

  目標1:兩年內事故率減少50%(公司一級),裝配部1999年事故率降低20%(與1998年相比)(部門級);

  目標2:本年內個體防護用品佩戴符合率從目前的70%提高到98%。4月1日前3車間全部使用新的安全帽。

  2.審核要點

  1)目標和指標如何體現OHS方針,是否考慮了與該組織活動相關的重大危險因素。

  2)制定的目標和指標是否層層分解,負有責任的員工是怎樣將職責納入實施活動的。

  3)相關方的觀點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是如何考慮的。

  4)所有的目標和指標是否設置了具體的可測量的參數。

  5)如何評審和修訂目標和指標,以反映組織所期望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的改進。

篇3: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HSAS18000系列標準及由此產生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是近幾年又一個風靡全球的管理體系標準的認證制度。OHSAS18000系列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挪威船級社(DNN)等13個組織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國際性標準,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況下,它起到了準國際標準的作用。其中的0HSAS18001標準是認證性標準,它是組織(企業)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內審和認證機構實施認證審核的主要依據。

  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簡稱“OHSAS18001”

  我國已于2000年11月12日轉化為國標:GB/T28001-20** idt OHSAS18001:1999《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同年12月20日國家經貿委也推出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并在我國開展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制度。

  積極推行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認證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日趨嚴峻,各類傷亡事故的總量較大,一直居高不下,特大、重大事故頻繁發生,職業病患者也逐步增多。

 ?。?)我國加快了職業安全健康立法步伐,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要求越來越嚴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大量安全生產法規,特別是在20**和20**年相繼頒布了“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對安全生產提出了強制性的法規要求和標準。

 ?。?)“以人為本,關注員工健康和安全”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的重要標志和良好形象。

  綜上所述,組織(企業)只有通過建立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根據有關法規要求,對危險源進行源頭識別和全過程控制,才能做到持續改進,持續守法。

  OHSAS18001標準由:1 范圍,2 規范性引用文件,3 術語和定義,4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等4系構成。

  標準規定了17個名詞術語定義,其中“危險源”、“風險”、“事故”是具有18001特色的四個術語。

  第4章是標準的主要內容,規定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標準結構與ISO14001完全相同,亦由五個一級要素組成,下分17個二級要素,體現了PDCA循環和管理模式。

  建立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的方法和步驟

  組織(企業)建立0HSAS,要依據OHSAS18001要求,結合組織(企業)實際,按照以下六個步驟建立:

 ?。?)領導決策與準備:領導決策、提供資源、任命管代、宣貫培訓

 ?。?)初始安全評審:識別并判定危險源、識別并獲取安全法規、分析現狀、找出薄弱環節

 ?。?)體系策劃與設計:制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管理方案;確定體系結構、職責及文件框架

 ?。?)編制體系文件:編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有關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

 ?。?)體系試運行:各部門、全體員工嚴格按體系要求規范自己的活動和操作

 ?。?)內審和管理評審:體系運行2個多月后,進行內審和管評,自我完善育改進

  組織(企業)獲得OHSAS18001認證證書的條件

 ?。?)按OHSAS18001標準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體系運行3個月以上,覆蓋標準的全部17個要素

 ?。?)遵守適用的安全法規,事故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接受國家認可委授權的認證機構第三方審核并獲通過。

篇4:集團企業日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程序

  集團公司日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程序

  1目的

  實現集團公司的方針、目標,強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事故及職業病的發生,保證員工在生產活動中的職業健康安全。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集團公司各部門、各單位。

  3職責

  3.1工會

  3.1.1行使員工代表的職責,維護作業人員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合法權益,對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管理工作實行監督檢查、指導,是本程序的主控部門。

  3.2勞動人事部

  3.2.1負責對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能力的培訓以及實施中的監督檢查。

  3.3勞動資源部

  3.3.1負責對特種作業人員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能力培訓以及實施中的監督檢查。

  3.4勞動保護部

  3.4.1負責作業人員施工現場的防護設施、各種架子和臨時用電設施的安全管理,以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和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指導。

  3.5行政保衛部

  3.5.1負責員工的職業病防治和對特種作業人員、女工、體檢工作進行監督。

  3.5.2負責辦公區和施工區消防、交通安全。

  4工作程序

  4.1勞動人事部、勞動資源部每年根據集團公司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崗位勝任情況、培訓需求,形成培訓計劃,確保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所要求的能力和意識。

  4.2勞動保護部、行政保衛部結合日常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對各運行控制程序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監測與評價。

  4.3.1勞動保護部每年定期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無證人員停止特種作業。

  4.3.2行政保衛部每二年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體檢,對不適合特種作業病患人員立即停止工作,并按有關規定辦理。

  4.3.3各單位對特種作業人員工作狀況、體檢情況及變動情況建立臺賬,每年進行分析、統計,嚴格執行支持性文件《**市特種作業人員勞動安全管理辦法》。

  4.4職業病防治衛生監督管理

  4.4.1行政保衛部每年應定期對作業人員的辦公區、施工現場和生活衛生區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及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程序及各項規章制度,并做好監督檢查記錄對存在問題責成責任部門按《不符合、糾正預防管理程序》處理。

  4.4.2集團公司、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職業病防治法》,重視作業人員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職業病防治機構,明確責任,并做好作業人員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培訓和宣傳工作。

  4.4.3有害作業現場應有相適應的防護措施,并為作業人員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嚴格執行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從事電焊作業的人員要有特殊護目玻璃的防護面罩或專用手持面罩,穿好防護長袖衣褲及絕緣鞋,戴好焊接手套。

  4.4.4對產生噪聲較大的崗位,應按規定配戴耳塞、耳棉、耳罩,減少噪聲對聽覺的傷害。高溫季節做好防暑降溫以及安全用電等工作。

  4.4.5有害作業現場必備急救防范設施和醫療急救藥品,并配備經培訓上崗的專兼職急救員。

  4.4.6發生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時,按應急預案進行搶救,并及時報有關領導和部門。

  4.4.7有害作業人員防護用品要做到按時按規定發放,并做好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的預防。

  4.4.8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職業健康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4.4.9接觸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職工,按規定要求每二年進行體檢,對不適應繼續從事原崗位工作的職業病人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上述人員體檢結果各級行政保衛部門必須留存歸檔。

  4.4.10行政保衛部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對本企業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5女職工勞動保護管理

  4.5.1集團公司、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和**市制定的女職工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做好女工“五期”保護(月經期、懷孕期、產假期、哺乳期、更年期)。

  4.5.2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禁忌女工從事的作業活動,每年為女職工進行一次婦科防癌普查。

  4.5.3集團公司、各單位工會建立女職工委員會,按照《**市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若干規定》做好監督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責成責任部門按《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程序》執行。

  4.5.4行政保衛部按規定要求,按時對食堂和汽車駕駛員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對檢查存在問題責成責任部門立即整改。

  4.6食堂服務人員和機動車駕駛員管理

  4.6.1各單位要組織食堂服務人員進行上崗前的體檢并定期復審,必須有健康證、培訓證,方可上崗。行政保衛部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4.6.2食堂衛生管理嚴格執行《行政后勤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防止食物中毒。

  4.6.3機動車駕駛員的管理按行政保衛部制定的《交通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4.7工會職業健康安全監督

  5.7.1建立和完善各級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監督和協助本單位貫徹執行國家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落實職業健康安全責任制,督促解決職業健康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執行《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程序》。

  4.7.2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編制程序》參與本單位職業健康安全措施、計劃和經費投入等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參加涉及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對職業健康安全決策和措施提出意見和建議。

  4.7.3組織和協助主管部門落實《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監督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具有法人資格認證單位工會要作好集體合同中職業健康安全條款的協商與制訂,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聽取職工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向有關方面反映情況。

  4.7.4組織或協助主管部門開展各種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競賽活動,宣傳國家的職業健康安全政策、法律法規及企業的規章制度。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職工遵章守紀,提高職工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技能。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的技術協作和合理化建議活動。

  4.7.5制定和完善各級工會職業健康安全監督責任制和工作制度,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監測控制程序》組織或協助主管部門進行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監督整改。

  4.7.6按照《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參與傷亡事故調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監督、協助企業采取防范措施,并提出工會意見。

  4.7.7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維護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的合法權益。

  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職業危害,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向領導或現場指揮人員要求采取緊急措施,立即從危險區內撤出作業人員;如無效,即應支持或組織職工采取必要的避險措施并立即報告。

  4.7.8對不符合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標準規定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按照《環境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職業健康安全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辦理。

  5相關文件

  5.1《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QHSE-C*-03)

  5.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QHSE-C*-04)

  5.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控制程序》(****-QHSE-C*-07)

  5.4《職業健康安全監測控制程序》(****-QHSE-C*-36)

  5.5《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與處理程序》(****-QHSE-C*-38)

  5.6《環境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QHSE-C*-42)

  5.7《職業健康安全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QHSE-C*-43)

  6.記錄

  6.1《職業健康安全競賽考核表》(****-GH-01表)

  6.2《工會參與事故意見書》(****-GH-02表)

  6.3《職代會落實職業健康安全工作制度考核表》(****-GH-03表)

  6.4《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考核表》(****-GH-04表)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