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小學多功能室應急疏散預案

6794

  小學多功能室應急疏散預案

  根據學校安全工作的需要,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多功能室是學校教職工一些集會活動、現代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場所。多功能室電器設備、電源線路繁多,耗電量大,室內溫度較高,室內人群密度較高的場所,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特采取以下應急預案:

  組織機構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學校中層、各班主任、任課教師、校醫等

  一、預案啟動

  當停電、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啟動該預案。

  二、處置原則

  (一)先人后物原則。生命至上,先保護人員安全,后保護設備安全。保護師生生命安全,是安全應急處理工作的出發點和主旨。

  (二)預防為主原則。提高防范意識,將預防與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起來,立足于防范,防患于未然。

  三、應急保障

  (一)人員保障

  在開展活動時至少有1名管理人員值班。使用方應安排做好現場秩序維護和安全保衛工作,并配備相應工作人員。

  (二)物品保障

  多功能廳須按相關規定準備好手電筒、應急燈、喊話器、滅火器等應急設備。

  (三)制度保障

  管理人員應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并形成制度,定期檢查應急燈、滅火器、安全通道等消防設備設施,做好安全應急保障。

  四、各類事件處置辦法與步驟

  (一)停電處置辦法與步驟

  1.發生停電時,由工作人員打開手電筒等應急照明,并要求場內人員不要隨意走動,以免造成場內秩序混亂。

  2.工作人員調查停電情況,如由場內設備故障引起斷電,由工作人員排除;如其它原因造成短時間不能恢復供電的,告知現場活動負責人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

  3.根據現場情況,配合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二)火災處置辦法與步驟

  1.若室內因線路故障或其它不可預知因素發生火災時,應立即疏散學生并關閉電源,用滅火器及其它有效方法進行初期滅火,并及時報告學校領導。若火勢未能及時控制,立刻撥打119報警。

  2.若室內因線路原因或其它不可預知因素發生學生觸電事故,應立即疏散學生并關閉電源,為觸電學生進行人工呼吸,并請醫務室人員及時到達作相應處理,同時報告學校領導。有必要時送往醫院救治。

  應急疏散要求:

  1.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應選擇最近安全出口,按照工作人員的指揮迅速有序撤離,避免擁擠造成踩踏。在場教職員工為疏散引導員,指導學生分東西兩部分,從東西兩個應急出口有秩序逃生。指導學生逃生時應注意穩定學生恐懼心理,使之聽從統一指揮,避免出現擁擠、踩踏等情況。

  2.在撤離的同時,工作人員應第一時間撥打119火警電話,必要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向主管領導、學校相關部門報告。工作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和在自身能力的范圍之內,盡力組織開展自救。

  3.根據現場情況,配合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三)地震處置辦法與步驟

  1.發生地震時,現場人員應選擇最近安全出口,按照工作人員的指揮迅速有序撤離,避免擁擠造成踩踏。

  2.在撤離的同時,工作人員應及時撥打110、119、120等救護電話,并向主管領導、學校相關部門報告。工作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和在自身能力范圍之內,盡力組織開展自救。

  3.根據現場情況,配合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四)其它事件處置辦法與步驟

  1.發生吵架、打架、傷人等突發事件時,工作人員應及時勸說、制止,視情節輕重報告保衛處、報警等。

  2.發生未預見的惡性事件時,工作人員應視情節輕重,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報警等。

篇2:開發區小學防震應急預案

  開發區小學防震應急預案

  目 錄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分級標準

  1.4 適用范圍

  1.5 工作原則

  2 組織體系

  3 運行機制

  3.1 預警與預防

  3.2 應急處置

  3.3 災后求助和恢復重建

  3.4 信息發布

  4 應急保障

  4.1 信息保障

  4.2 物資保障

  4.3 資金保障

  4.4 人員保障

  4.5 宣傳、培訓和演練保障

  4.6 應急避險場所的設置和建設

  5 附則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進一步完善XX小學地震應急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應對破壞性地震災害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全體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保證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維護學校穩定,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

  條例》、《威海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威海市校園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威海市地震應急預案》、《威海市教育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

  1.3 分級標準

  根據地震災害的性質、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將其劃分為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窦?特別重大)包括:

  造成 300 人以上死亡(含失蹤);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 7.0 級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區發生6.0 級以上地震。

 ?、蚣?重大)包括:

  (1)造成 50 人以上、300 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者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2)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 6.0 級以上、7.0 級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區發生 5.0 級以上、6.0 級以下地震。

 ?、蠹?較大)包括:

  (1)造成 10 人以上、50 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者造成

  較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2)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 5.0 級以上、6.0 級以下,人口密集地區發生 4.0 級以上、5.0 級以下地震。

 ?、艏?一般)包括:

  (1)造成 10 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者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2)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 4.0 級以上、5.0 級以下地震。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X小學應對地震的應急處置工作。

  1.5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3)積極預防,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4)系統聯動,協同應對。

  2 組織體系

  學校設立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本校地震應急預案,并負責本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及培訓活動,做好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強地震信息報告和預警措施,組織開展校內先期應急處置行動,協助相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工作。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請示報告。

  3 運行機制

  3.1 預警與預防

  3.1.1 預警級別

  按照可能發生地震災害的嚴重性和緊迫程度,地震預警分為臨震預警、短期預警和中期預警三個級別,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表示。

  (1)地震臨震預警為Ⅰ級預警(紅色),預警期一般為 10日。

  (2)地震短期預警為Ⅱ級預警(橙色),預警期一般為 3 個月。

  (3)地震中期預警為Ⅲ級預警(黃色),預警期一般為 1 年

  或者稍長時間。

  3.1.2 預警發布

  (1)地震中期預警由國務院批準發布。

  (2)地震短期預警和臨震預警由省政府批準發布。在省政府已經對我市發布短期預警的情況下,如果發現明顯臨震異常,情況緊急時,市政府可以發布 48 小時內的臨震預警,同時向省政府報告。

  (3)當我市已經發布臨震預警時,由市人防辦根據市政府的命令,利用防空警報系統及時發布臨震預警或者解除預警。

  3.1.3 預警預防行動

  根據教體處及有關部門提供的地震預警預報信息和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部署,做好應急準備或采取應急措施。

  (1)啟動應急預案,在教體處及XX小學地震應急處置工作組的統一指揮下,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具體責任,把各項工作和要求落到實處。

  (2)加強應急反應機制的日常管理,在實踐中不斷演練和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加強人員培訓,開展經常性的演練活動,提高全體師生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不斷提高應對地震的指揮能力、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3)做好應對地震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儲備工作。

  (4)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發布避難通知,必要時組織避災疏散。

  (5)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災情監測工作。

  (6)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地震應急工程的保護工作。

  (7)做好日??拐鹁葹牡臏蕚涔ぷ?。

  (8)檢查建筑設施、設備安全隱患,采取必要警示措施。

  (9)防止謠傳或誤傳,不信謠、不傳謠,避免發生衍生災害,保持學校教育工作的穩定。

  (10)向教體處匯報各項工作落實情況。

  3.1.4 預警狀態結束

  根據市政府、管委、教體處通知,解除地震預警。

  3.2 應急處置

  3.2.1 信息報告

  當我區內發生有感以上地震時,學校應第一時間內向管委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不得延報。

  3.2.2 應急響應

  鑒于地震事件的特殊性,凡發生一般以上地震事件,均在教體處統一指揮下,積極開展應對處置工作。

  學校先期處置和協助處置

 ?、倭⒓聪蚬芪徒逃姓块T報告災情信息。

 ?、诮y一組織和指揮師生員工迅速疏散到避難場所,做好安置工作及師生員工心理疏導工作。

 ?、鄯e極開展自救、互救。

 ?、懿扇”匾胧?,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莓斏霞壪嚓P部門到達現場并負責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時,積極配合,做好道路引領、師生安置、后勤保障、秩序維護等協助處置工作。

  3.2.3 應急結束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通知要求,應急結束,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3.3 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

  3.3.1 災后救助

  地震應急處置完成后,工作重點應馬上從應急轉向善后與恢復行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秩序。

  (1)妥善安置受災師生,盡快復課,根據災情調整教學、考試和師生生活安排。

  (2)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協助組織力量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3)心理救助。組織專業人員對受災師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救助。

  (4)糧食食品物資供應。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食品與物資的供應,保障師生生活必需品的充足。

  (5)受災師生的轉移和安置。協助民政部門調配救濟物品,做好受災師生的轉移和安置工作。

  (6)維護社會治安。協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

  (7)消防。協助消防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發生和火災的擴大蔓延。

  (8)次生和衍生災害防御。協助有關部門對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及其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控,及時開展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穩定師生情緒,全面檢查設備、設施安全性能,檢查安全管理漏洞,對安全隱患及時補救、防范,防止衍生災害的發生。

  (9)按照管委、教體處善后工作計劃,做好在地震中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工作。

  (10)損失評估。協助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災害損失評估。

  (11)應急資金。做好應急資金申請協調準備。

  (12)總結經驗教訓。引以為鑒,及時匯總工作情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3.3.2 恢復重建

  (1)教學秩序恢復。

  地震救助工作完成后,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學校教學秩序,教學場地破壞嚴重的,應通過在安全地帶臨時搭建校舍、借(租)用房屋或用異地復學等方式盡快恢復教學秩序,保證教育教學的延續性。

  (2)重建。

  在管委及教體處的統一領導下,充分利用各類救災資金開展災后學校重建工作。

  3.4 信息發布

  按照《威海市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執行。

  4 應急保障

  4.1 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實地震信息收集、傳遞、報送、處理運行機制,完善信息傳輸渠道,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暢通。

  4.2 物資保障

  逐步建立地震應急處置的物資儲備,保證物資、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

  4.3 資金保障

  應急資金由上級主管部門統籌。教育行政部門應急資金納入統一財政預算。學校逐年增加日常應急演練、宣傳、培訓經費,把應急教育經費列入年度預算。

  4.4 人員保障

  組建由本單位教職員工組成的地震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隊。

  4.5 宣傳、培訓和演練保障

  積極開展地震預防、避災、避險、自救、互救常識的普及和教育,增強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將預防地震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隊伍的技能培訓,有計劃的開展對教職工的相關培訓。聘請地質、地震、氣象等各類自然災害領域的專家定期進行應對地震知識和能力的講座和培訓。結合5.12防震減災日和 5.24 防空防災減災日,組織全體師生進行防震減災實戰應急演練,提高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

  4.6 應急避險場所的設置和建設

  在管委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做好應急避險場所的設置和建設工作。

  5 附則

  本預案是XX小學處置地震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工作文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并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適時進行修訂。

篇3:小學校園師生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

  小學校園師生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

  為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持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及時應對大型集體活動期間發生的各種有關安全、穩定事件,做到對事態快速反應、果斷處置、控制局面、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活動開展期間,出現以下幾種情形,應及時啟動本預案:

  1.活動場所建筑物(含臨建)坍塌;

  2.活動場所發生地震、火災;

  3.現場秩序失控,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4.現場發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5.其它影響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件。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活動主辦方、承辦方及各職能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和權限,分工協作、各負其責。

  3.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重視安全工作,增強憂患意識,將“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貫穿于活動的策劃、籌備、舉辦等各個環節。

  4.快速反應,從容應對。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機制,一旦發生安全事件,要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

  三、前期工作

  1.信息報告

  大型活動中發生安全事件后,要在第一時間向學校主要領導匯報,并逐級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人視事件發展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2.先期處置

  校長為校園大型集體活動的第一安全責任人,活動的組織者為本次活動的安全責任人,活動期間組織者不得離開活動現場,隨時掌握現場情況。安全事件發生后,主辦方承辦方以及在場的有關部門及人員,在按要求上報的同時,要及時有效果斷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控制事態、減少損失。

  3.應急響應

  學校接報后,有關領導視情況及時啟動本預案。

  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一)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減少損失

  1.迅速組織人員搶救傷員,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急救;

  2.班主任迅速組織學生有序撤離突發事故現場,清點統計人數;必要時通過校園廣播向全校師生發布險情通報,提出應急時期紀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3.迅速劃定現場保護范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4.必要時與當事人員的家屬及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比如公安、交警、消防、公共衛生部門等)取得聯系,協助好救援工作。

  (二)及時報告,防止事態擴大

  1.突發事件發生之后,有關部門或知情師生要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大概情況向學校領導報告。學校領導根據事件性質、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和逐級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2.應急預案啟動后,各組要快速開展工作并及時向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情況,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在未經領導許可的情況下,擅自越級報告或接受媒體記者采訪。

  (三)勘查現場,掌握第一手材料

  指揮部辦公室及時向報告人及現場目擊證人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進行文字記錄、現場拍照,掌握好知情人員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等資料,為查清突發事件的起因與經過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事件受控后,采取措施進一步妥善處理

  1.進一步明確人員職責。學校應急指揮部根據事件性質及工作人員具體情況,把各項工作進一步落實到位,安排專人專崗負責,避免出現工作“盲點”或與任務目標含糊不清的情況。

  2.通知相關人員,嚴防事態擴大。突發事件往往牽涉到多個人,多個家庭,乃至多個部門,在這種情況下,應將突發性事件的結果、大致的過程與起因等,迅速而客觀地通知相關的個人或部門。

  3.在搶救師生時,應及時保障車輛要求,應及時提供醫療款,保證因突發事件受到傷害的師生能及時得到搶救。在受搶救師生穩定后再根據具體責任情況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處理方式。

  4.協助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深入調查了解,統一對外發布相關信息。先期處理基本完畢之后,應該積極地對事件的起因經過等進行詳實調查,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由學校領導統一、客觀地向外界介紹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未經同意,其他任何個人或部門都應婉言拒絕媒體記者的采訪,并表示學校正在積極處理。

  5.對重大突發事件遲報、漏報、瞞報、接到突發事件通知而不及時到位處理的人員,學校將予以通報批評并視情節輕重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6.在突發事件發生并被控制穩定后,各小組應及時召開現場會議,并將會議內容以書面形式提交應對大型群體性活動安全事故指揮部,應對大型群體性活動安全事故指揮部及校領導班子應及時研究處理議案并消除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不良影響。

  7.有關人員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針對突發事件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認真整改,最大程度地減少事件損失,避免事件的再發生。

  五、應急處置

  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成立應對大型群體性活動安全事故指揮部。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中層以上領導任成員,領導小組成員的具體職責要明確。

  (一)組長具體職責

  1.掌握突發安全事件的全部情況,按要求收集、匯總、上報有關情況,下達上級指示精神。

  2.統一調配人力物力財力,負責做好處置事件的具體指揮、調度和協調工作。

  3.負責安排值班,督促檢查反饋各組工作落實情況。

  4.負責安排機動車輛。

  5.負責接待安排上級主管部門的調查。

  (二)疏導及救護組具體職責(政教處負責)

  1.對大型活動開展期間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進行預判、評估。

  2.事件發生后,要以最快速度組織班主任等有關人員即刻趕赴事發現場,面對面開展疏導、化解工作,引導現場人員有序撤離。

  3.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

  4.對重傷員送醫院繼續治療。

  (三)后勤保障組具體職責(總務處負責)

  1.活動開展前做好醫務人員、救護地點、醫療器械、藥物的準備工作。

  2.保護好水電等設施,保證安全用餐、用水、供電。

  (四)善后處理組具體職責(副校長負責)

  1.做好受傷人員的慰問安撫工作。

  2.做好受傷害人員親屬的接待、溝通和思想工作。

  (五)宣傳組體職責(辦公室負責)

  1.掌握事件過程中張貼的口號、標語、大小字報及散發的傳單,積極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

  2.保證廣大師生的知情權,在事件的各個不同階段,及時向廣大師生通報相關情況。

  3.負責媒體采訪的接待工作。

  4、對網絡宣傳進行監控。

  (六)保衛組具體職責(門衛室負責)

  1.維護事發現場及周邊秩序。

  2.協助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3.配合公安部門完成現場保護、線索調查和取證等工作。

  六、本預案適用于校園師生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處置。

篇4:小學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小學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一、演練總體安排

  根據市委統籌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為扎實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增強學校疫情應對處置能力,保障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我校結合實際情況,特制訂如下方案。本次演練時間安排在早晨、課間操、學生離校后,涵蓋新冠病毒核酸全員檢測、對發燒咳嗽疑似學生的處置、學生入校檢測、晨檢、消毒通風等5個場景。

二、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XX校長任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五個工作組,具體分工及職責如下:

  1、綜合協調組

  組長:XX

  主要職責:

 ?、儇撠煬F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诰C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2、體溫監測組

  組長:X

  成員:XX

  主要職責:

 ?、儇撠煄熒课鐧z、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趯w溫異常學生情況持續關注,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3、現場處置組

  組長:XX和值班中層

  成員:XX

  主要職責:

 ?、侔l現有體溫異常情況后,立即組織體溫異常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

 ?、诩皶r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4、對外聯絡組

  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

 ?、侔匆幎ㄏ蛏霞壗逃块T、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趨f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工作。

 ?、圬撠熡跋衽臄z、留存,發布信息通稿。

  5、消毒防疫組

  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

 ?、儇撠煂Τ霈F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生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诟鶕嘘P規定做好相關教室、衛生間、餐廳、宿舍、圖書館、功能室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畚镔Y準備:電子測溫槍(5支)、水銀溫度計(2支)、防護隔離服(2套)、護目鏡(2副)、“84”消毒液(500毫升)、水桶(1個),75%酒精及噴壺(1個)、抹布(兩塊)、橡膠手套(3副)、各種標識及通道布置等。

三、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1、新冠病毒核酸全員檢測

  演練目的:通過演練使全校師生在發生疫情時,確保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核酸檢測。

  演練范圍:全體師生

  演練時間:課間操

  演練地點:校體育館

  演練人員安排:

  總協調人員:XX

  采樣人員:X(校醫)穿好隔離服

  信息采集人員:X 穿好隔離服

  待檢區秩序員:X 穿好隔離服

  入口秩序員:X

  出口秩序員:X

  觀摩人員:學校領導、全體班主任

  模擬檢測人員:十名教師、四十名學生

  演練流程:

  教師和學生十人一組,帶好口罩在入口處間隔一米排隊,X老師組織待檢測人員有序進入待檢區域,XX老師再次確認十人一組,送入信息采集區,X老師根據前期采集信息核對待檢測者身份信息,核對無誤后,送檢測人員進入采樣區,X校醫對待檢測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十人一組采集樣本封存,待檢測人員采樣完畢帶好口罩,王子奇老師組織人員從出口離開。

  2、對發燒咳嗽疑似學生的處置

  演練目的:通過演練使全校教師做好防控疫情課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加強防控疫情的應對措施,掌握防控疫情的基本技能。

  演練范圍: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

  演練時間:課間操

  演練地點:3.5教室

  負責人:X

  體溫異常學生扮演:X

  班主任扮演:X

  任課教師扮演:X

  家長扮演:X

  檢查人員:X、門衛2人

  應急處置:X、門衛1人

  留觀區:X(準備留觀人員情況記錄本)

  演練流程:

  9點30分,任課教師(X)發現班級學生(X)發熱嘔吐,第一時間將孩子從教室內轉移到教室門口,并通知班主任劉雅楠老師,現場第一責任人及時清理嘔吐物,清理物扔到每個樓層的專用垃圾桶中。同時X負責照看好發燒嘔吐的學生,并打電話通知X主任進行消毒。(X:報告周主任,3年級5班有個學生嘔吐,需要您來消毒,謝謝)。

  XX老師馬上聯系校醫(X)送到留觀室由校醫對其進行二次體溫檢測。校醫將其送去校內留觀室。XX并迅速組織班級孩子依次有序的排成兩列撤離到操場。

  校醫如果發現體溫仍然超過37.3℃,則由校醫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班主任(劉雅楠),班主任馬上通知家長(家長由X扮演),(X報告內容為:某某家長,您好,您的孩子在校進行了兩次體溫檢測,都超過了37.3度,需要您將其接回去并送到醫院就診,請問您幾點能到校?和家長約好時間)同時上報給X,并做好記錄。如果家長沒來,發熱學生需要一直在隔離室等待,直至家長到來,校醫將發熱學生通過隔離通道親手送到家長手中,然后由家長帶去醫院就診。

  課任老師在班上課時,通知班主任組織學生、聯系校醫和家長并通知所負責的中層。班主任在班上課時,通知副班老師組織學生、聯系校醫和家長并通知所負責的中層。

  3、學生入校檢測

  演練目的:通過演練使全校教師做好防控疫情校門口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加強防控疫情的應對措施,掌握防控疫情的基本技能。

  演練范圍:全體師生

  演練時間:早晨

  演練地點:校門口

  負責人:X

  檢查員:X

  聯絡員:X

  體溫檢測:X

  校醫:X

  學生:X

  班主任:X

  家長:X

  演練流程:

 ?、俅箝T口組織檢查健康碼、口罩(X),聯絡員(X),體溫監測(X),隔離室(校醫),體溫異常立即交臨時隔離室處校醫處置。

 ?、谶M入體溫檢測室,晨檢教師測量體溫,體溫正常通過,發現體溫超過37.3℃的師生,如果家長來送的直接由家長領走,去指定醫院檢查;家長不在場的,由負責隔離的教師引領至校門口隔離室,門口體溫檢測異常者,由校醫再確認,確有癥狀的做好隔離,并通知所在班級班主任老師,由班主任通知家長接回檢查。(責任人:校醫、班主任)

 ?、塾涗?填寫晨檢記錄表和發熱流感癥狀對象情況跟蹤記錄表。

  發現發熱學生演練具體流程:

  7點40分,門檢組X老師發現學生房珈如體溫異常,有家長陪同(家長由X老師扮演),X老師直接讓家長帶到醫院做相關檢查,聯絡員(X)電話通知班主任(X)老師做好跟蹤記錄。

  門檢組X老師發現學生王舒體溫異常,無家長陪同。X老師引領至校門口隔離室,門口體溫檢測異常者,由校醫再確認,確有癥狀的做好隔離,并通知所在班級班主任X老師,由班主任X老師通知家長(X)接回檢查,和家長約定好時間來校門口接孩子。同時上報給X,并做好記錄。如果家長沒來,發熱學生(X)需要一直在隔離室等待,直至家長到來,校醫將發熱學生親手送到家長手中,然后由家長帶去醫院就診。

  4、晨檢

  演練目的:通過演練使全校教師做好防控疫情班級晨檢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加強防控疫情的應對措施,掌握防控疫情的基本技能。

  演練范圍:全體師生

  演練時間:早晨

  演練地點:1.4教室門口

  負責人:X

  班主任:X

  學生:X

  校醫:X

  家長:X

  演練流程:

  7點40分,班主任X老師在教學樓1年級4班教室門口等待,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晨檢記錄(晨檢記錄需要記錄:門口發熱學生的情況、早上請假學生的情況)。班主任X先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然后收取個人臺賬,在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的時候,發現學生X體溫超過37.3℃,X馬上聯系校醫(于洋)將其送去校內留觀室。(X報告內容為:校醫,1年級4班有位同學體溫超過37.3,需要您幫忙送到留觀室進行二次體溫檢測)送到留觀室由校醫對其進行二次體溫檢測。如果發現體溫仍然超過37.3℃,則由校醫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班主任(X),班主任馬上通知家長(家長由X扮演),(X報告內容為:某某家長,您好,您的孩子在校進行了兩次體溫檢測,都超過了37.3度,需要您將其接回去并送到醫院就診,請問您幾點能到校?X:我今天在外面有事,回不去,爸爸也不在家,您讓孩子在校等我,1個小時我去接她。X:那您需要我們把孩子送往醫院嗎?家長:好的。)X聯系校醫,由校醫將其送往醫院。同時上報給X,(X:報告鄒老師,我校1年級4班有一名體溫超過37.3的學生)如不需要做好記錄并和家長約定多長時間來校門口接孩子。如果家長沒來,發熱學生(X)需要一直在隔離室等待,直至家長到來,校醫通過隔離通道將發熱學生親手送到家長手中,然后由家長帶去醫院就診。

  5、消毒通風

  演練目的:通過演練使全校教師掌握防控疫情的基本技能,加強防控疫情的應對措施。

  演練范圍:全體老師

  演練時間:學生離校后

  演練地點:3.6教室

  培訓流程與實操演練:

 ?、倜恐苋龑π@進行一次全面大掃除,對所有室內公共場所集中開展消毒,確保不留衛生死角。

 ?、诮淌?、辦公室、圖書館、活動室、各功能室、門衛室、食堂、宿舍、廁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利用早晨、課間操、中午和放學后,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保持空氣清新。

 ?、勖刻旆艑W后,物體表面采用75%酒精擦拭或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的方式,對教室、辦公室、圖書館、活動室、各功能室、門衛室、宿舍等進行消毒,作用30分鐘后,開窗通風20分鐘。班主任老師負責各自班級教室的消毒,各功能室老師負責相應功能室的消毒,各處室老師負責相應辦公室的消毒。

 ?、苊刻旆艑W后,所有室內衛生區域的地板,采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的方式或1:250的“84”消毒液浸泡拖把進行濕式消毒清潔。

 ?、菔程玫牟妥?,每天午餐結束后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凈。廚房地面采用1:250“84”消毒液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每天至少一次。

 ?、匏胁途卟捎脤S谜羝裣痉绞?,保持100℃作用30分鐘,消毒后注意保潔。

 ?、呦救藛T在消毒時做好防護,佩戴口罩和手套,消毒完畢后,妥善保管消毒用品,并認真、如實填寫消毒記錄。

四、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實,并非階段性的,而是一件長期的工作。我校要以這次防疫應急演練為契機,進一步健全防疫工作各項規章制度,深化管理,優化流程、完善預案,為廣大師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